李白与杜甫比较

2022-08-09 08:13: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白与杜甫比较》,欢迎阅读!
杜甫,李白,比较
我眼中的李白与杜甫

李白与杜甫,诗仙与诗圣,一个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迈,一个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哀。他二人的作品都是唐诗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孰优孰劣一直都是一个争议不断的话题。在我看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才情上,总觉得李白略胜一筹。他的作品中,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句数不胜数。他的诗歌风格与他的性格是分不开的,他豪迈自信,“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渴望自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追求理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时他也是孤寂忧愁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和理想的渴望与追求。他的诗自由奔放,气势磅礴,给读者以强烈的冲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得意之时应该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的才能一定能找到用武之地,千两黄金散尽了还会回来。以这几句诗为例,我们可以看出李白诗歌中强烈的浪漫主义风格,和豪迈奔放的情怀。

在作品的思想上,个人更喜欢杜甫。文学作品无论写得多华丽,如果脱离了生活,不能表现社会内容便只是虚有其表。与李白相比,杜甫的作品以叙事为主,描写的多是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百姓困难生活的同情,这也与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在自己屋顶上的茅草被吹走,屋中不断漏雨的情形下,杜甫还想着希望有宽敞的房子为贫寒的人遮挡风雨,即使自己被冻死也满足了。字里行间传达出的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也一直影响着一代一代的后人。

杜甫经典的叙事诗“三吏”“三别”描写的都是战乱之中百姓的痛苦生活,深刻揭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巨大不幸。“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活着的人吶,


没有音讯,死去的人啊,已经化为了尘土。短短十个字,将战争的残酷描写地淋漓尽致,让读者怎能不痛心疾首,产生共鸣。“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子孙们都在战场上阵亡,我苟活于世又有何用?此去征战不能再返回家乡,仿佛还能听到她劝我多吃饭。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国家危难之际还主动投军,为国效命。与妻子难舍难分的场面,让读者无不动容。

杜甫的诗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现象在今天仍然普遍存在。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所以,对待挑衅者,我们需要具备像“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这位老人身上的深明大义和为国效力的精神。

一位作家只有感受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他的作品才能具有人性。国家和人民需要这样的文学作品。与之相似的鲁迅,他的作品并没有华丽的语言,而是因揭露了社会的封建和黑暗而变得崇高。他们都是用手中的笔杆作为武器,声讨那个充满苦难的时代。

李白可以说是一位天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杜甫对李白有至高的评价,“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

杜甫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给予严厉的揭露和批评,他的作品多以百姓作为主角。可以说,杜甫是一位为百姓写诗的诗人。

李白与杜甫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诗仙”与“诗圣”也只有他二人才能当之无愧。唐代另一位诗人韩愈用这样的文字评价他们二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所以,我认为不能简单地用孰优孰劣来评判他们,他们的文学成就都是永远值得后人景仰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57e8efaa32d7375a517802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