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读《狂人日记》有感》,欢迎阅读!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读《狂人日记》有感
当人们提起《狂人日记》,第一时间联想到的估计就是它的作者——鲁迅先生以及经典的“吃人”二字了吧。可是,我们真的读懂了这“吃人”背后所隐含的意义和影射的现象吗?并不见得。
我第一次翻开这本带着浓重的历史气息的书时,并没有读得太懂,只知道豫才先生在用犀利的文字来强有力地批判了他那个年代的封建礼教思想。显而易见,《狂人日记》中的“我”不是鲁迅本人,而是充满象征性的被封建制度迫害的牺牲者。“我”俨然是一个精神病人,具有恐惧多疑,知觉障碍和逻辑思维不健全等特征,成为了人人口中的“疯子”,便是——“狂人”。
这段日记一直在强调“吃人”这件事,到底是真的吃掉人的肉体还是旧社会吞噬了人的精神和人的主体性,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认为现实中没有“吃人”这一说,前者自然是不合理的。但小说中的一个情节让我产生了动摇,便是人血馒头可以治疗痨病这种荒谬的流言,竟让那时的老百姓争先恐后地抢夺。这是多么的麻木和泯灭人性,才能让一个“狂人”发出灵魂深处的追问:“从来如此,便对么?”“众人皆醉我独醒”,并不是只有“我”看到了这个病态世界的真相,而是只有“我”不会装聋作哑。故事的结尾似乎是现实且残酷的,“狂人”也成了“吃人”的一员,留下一句绝望又无奈的呐喊——“救救孩子”。
看着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字眼,我不禁产生疑惑,现在的社会中是否还存在“吃人”现象呢?我们不难联想到高速发达的互联网世界,当一件事情被媒体爆出,四面八方袭来迥然不同的言论,人们因为对一句话的理解不同而产生争执,进而迸发出更多连锁反应……各类舆论以及网暴事件便纷至沓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说一不是,说二也不是,便有类似“未知全貌,不予评价”、“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等高传播度的话语出现。问题的答案
便可以呼之欲出:“这何尝不是“吃人”呢?”只是先前“吃人”的人仍旧高枕无忧地躲在屏幕后面,不用负任何责任。“被吃掉”的人却无处发声,无人理睬。
然而,最近在网络上爆火的一个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又引起了我不同的思考,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二舅平凡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尽管二舅的生活环境看着十分清苦,但我们能从他充实愉悦的生活中感受到富足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位“天才老头”何尝不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当世狂人”?
这本该是一个值得我们反复思考和学习的有关人生哲学的故事,却引起了一部分人背道而驰的言论。那些貌似是专家的庸人和网红滔滔不绝,满口“仁义道德”,打着“帮助二舅”的旗号提出建议,实则是为了博眼球赚流量,谋取自身利益……除了网络世界,必定还会有“吃人”的人藏匿在一些不为人知的黑暗角落。
当我读完《狂人日记》,合上书页,便叹了一口气,心中五味杂陈。我赞叹于鲁迅先生的超前思想能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又惋惜于那“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的惊恐话语仍然适用于现在。自欺欺人的现象或许需要时间的沉淀才得已消失,又或许会因为更多觉醒的人们而殆尽。
“发生革命,不再有人‘吃人’。”“要晓得将来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豫才先生寄希望于未来,发出了属于那个年代的呼声。对于我们来说,很难做到全然理解这部《狂人日记》,但能做到的有很多:坚持自己的初心、不妄自菲薄、不随波逐流……因为鲁迅身上永远有一束光,在时代的长流中指引着我们,为了自己乃至整个国家而勇敢地站出来。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3f093cf45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