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故乡情

2022-06-24 06:30:2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拳拳故乡情》,欢迎阅读!
故乡情,拳拳
拳拳故乡情

作者:暂无

来源:《资源导刊》 2019年第12



刘泉锋

在我们灵宝,有一狄姓家族故事多多,前追几代几代几代人,还非同小可。家族里有国民党军官,也有共和国县长,最后或移居台湾,或居住京城,子嗣光宗耀祖确令当地人羡慕不已。其狄家后代狄树强就是我的同事。2006年我到地矿局时,他在局里就默默无闻。后来是国土资源局,还默默无闻。2013年,我被借调到市里的一个项目指挥部工作,几年后忽闻他写开了文章,还“混”成了市作协秘书长,实在让我感到意外。去年回局,我开始近距离读他和他的文章,恍惚间就到了今年6月,他突然送来一本书《塬上塬下》,他把近年来写的文章结了集,这让我不得不刮目相看,有点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想通了,狄家人都是很“要强”,狄树强四旬后开始写文章,就把狄家的精神发扬了下来。你看他的名字,“狄树强”嘛,决定了他会这样行动。

狄树强出生在豫西灵宝现在的大王镇,尽管家族名声显赫,但他父辈却是一个本分的没有多大本事的农民,年轻时靠烧火打铁谋生,辛辛苦苦把狄和他的兄弟姐妹拉扯大。狄后来上学参军,而且参加了工作,从农民变成了一位国家工作人员,都是长辈辛勤培育和自己努力所致,所以他的散文几乎都是在“回头看”,看父亲、看母亲、看亲戚、看乡亲,都是在追忆过去那段渐行渐远、艰苦难忘的生活。单凭这一点,他的文章就接地气,可读性强、可信度高,起码唤起了人们对故土的热恋,对父辈的尊重和敬仰,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这些这不仅仅是他生命中的烙印,也是我们古老的灵宝一段永远抹不去的历史

读他最早的文章是那篇《消失在尘埃里的千层底》。这篇文章彻底把我小时的记忆全盘钩了出来。小时我的母亲纳鞋底如他记述的一样,备底料、做鞋样、纳鞋底、固鞋帮,把做鞋的一道道工序详尽描述出来,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真实生动,画面感极强。细想一下,如果没有那种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没有对看似平常琐碎事敏锐的感知与领悟,没有那不厌其烦的描述和诉说,狄的文章绝不可能达到如此动人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了母子的情深意长。母亲的“一双手跟沙布差不多”,让千万乡村慈母的坚韧与不屈跃然纸上。狄树强文中写道:“穿过许多鞋,还是母亲的千层底最为亲切熟悉,最为舒适坦然。走过许多路,每一段路,都在母亲的叮咛和祝愿里走得刚毅有力,从容坚定。”这是母爱的赞美诗,是人生的咏叹调。

《熄灭的炉火》是狄写给父亲的一篇文章。文章追忆父亲年轻时为了养家糊口,干上了铁匠这个营生,支撑起一个温馨的家。风箱拉得啪啪作响,炉火通红呼呼生风,父亲佝偻着腰背,红堂堂的脸庞涂满了炉火的亮光,他高大的背影投放在墙壁上,占去了屋子的半个空间。大锤小锤,叮叮当当,无数次的锤敲和锻打,让一段段废铁料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铁具。铁器的淬火,人生的砥砺,给读者留下永恒的记忆。

《塬上塬下》这本书共收录了狄树强近年来写下的近70篇散文,都是童年的记忆、故乡的回忆。他把故乡的饮食文化徐徐道来,如《妈妈的浆水面》、《酸滚水》、《一生凉粉》、《红薯粉条》、《五月甑糕飘香》等,都是我们小时吃过、现在还一直在吃而且是永远无法忘怀的灵宝小吃,就像我的孩子从外地回来,头一件事就是喝灵宝羊肉汤,吃灵宝烧饼夹肉,百吃不厌的那种感觉。他写的《南岭头上的西瓜园》、《古庙油坊》也都是我小时去过的地方,西瓜园里偷西瓜,到油坊混吃一片油炸馍,小时候哪个农村小娃子没有干过这种“勾当”,现在都成了吾辈炫耀的资本。他的《狄氏姐妹》系列散文才是抖家底之作,描述了百年狄家人丁兴旺人才辈出的人生经历。庞大的家族似一棵盘根错节的大树,枝、叶、茎、蔓缠绕一起,不同的面孔,不同的秉赋,屹立在辽阔的黄土塬上,演绎着一幕苍歌大史。




常言:文如其人。狄树强的人与他的文一样,朴实,真挚,是一个同事、朋友喜欢结交之人。之所以在繁忙的工作中能挤出时间为他写上这段文字,不仅仅是处于我们对文学有共同的爱好,更重要的就是欣赏他的性格和人品。读其文就是读其人,读其人就是读故乡,而故乡就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在这里,真诚希望狄树强能伴着文学、伴着故乡一直走下去,向更高更深的层次迈进。

这也算是我对树强兄弟的真诚祝福吧。(作者单位:灵宝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244869ddf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3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