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识典源·析典面·悟典义——浅谈古诗词用典教学》,欢迎阅读!
识典源·析典面·悟典义
张榕
摘 要:古诗词中典故繁多,影响了很多中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相关资料识别典源,根据具体语境分析典面,并通过情感代入体悟典义。
关键词:典故;典源;典面;典义
钱钟书曾这样谈起古诗词中的用典:“诗人要使语言有色泽、增添深度、富于暗示力,好去引得读者对诗的内容作更多的寻味,就用些典故,仿佛屋子里安放些曲屏小几,陈设些古玩字画。”遗憾的是,对很多中学生而言,这些典故并不能如“曲屏小几”“古玩字画”一般让他们感受到诗人、词人的匠心独运,反而成了他们在学习古诗词过程中的拦路虎。要改变这一尴尬现象,教师在古诗词用典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 识典源
《辞海》中对“典故”一词是这样定义的:“1. 典制、掌故;2. 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古诗词中的典故多指第二类,其中涉及的古代故事被称为“事典”,被引用的有来历的词语被称为“语典”。囿于古诗词在格律方面的严格要求,诗人、词人用典时往往言简而义丰。中学生要从这寥寥数语甚至是两三个字中就能判定用典、识别典源并不容易。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重视课文注释的意识。古诗词中的典故,不管是事典还是语典,多与古代文史知识密切相关。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编者煞费苦心地提供了必要的注释。如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部分所选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诗中前两句为“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这两句乍看明白易懂,平平无奇。可是仔细看课文注释,才发现此句化用了有关陶渊明的典故。课文注释中提到:“据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重阳日在宅边的菊花丛中闷坐,刚好江州刺史王弘送酒来,于是痛饮至醉而归。”岑参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当时长安已被安禄山叛军攻陷,还未被收复。人在行军途中、身处战乱之时的岑参在这本该登高、饮酒、赏菊的重阳佳节,却无山可登、无酒可饮、无菊可赏,更无人可聚!用典的最高境界是“用事
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岑参此句可谓如此。若非借助注释,学生如何理解这“无人送酒来”里蕴含的惆怅与凄凉?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诗词注释及相关资料追本溯源。针对学生对古诗词知识讲过就忘、识记不清、张冠李戴的现象,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记、背”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获得。如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课本对“子规”的注解是“即布谷鸟,又称‘杜鹃”。如果学生结合注释再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就能得知有关子规的古代传说。曾经有个名叫杜宇的蜀国国王,在国家覆灭后魂魄不散,化作杜鹃,日夜悲啼,其声犹如“不如归去”。明确了“子规”一词的出处,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李白在诗句中所营造的凄凉哀苦之感。
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积累典故知识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典故的来源多为历史故事、名人事迹、文学作品及神话传说,涉及民俗、饮食、服饰等多方文化知识。如果缺乏必要的文化素养,学生难以识别典源,更不必提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鉴赏了。只有在古诗词学习中不断积累,才能做到知识迁移、举一反三。如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选入的《登幽州台歌》,课本对“幽州台”的注解是:“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又因燕昭王曾将黄金置于台上招贤纳士,幽州台又被称为“黄金台”“招贤台”。学过这一首诗,再遇到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一句,学生就应明白“黄金台”所指为何。再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归雁洛阳边”中所用到的大雁北归的典故,在王维《使至塞上》“归雁入胡天”一句中也曾出现。又如王维《使至塞上》中“都护在燕然”所涉及的东汉窦宪燕然勒功一事,范仲淹在《渔家傲》“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也曾提及。厚积而后薄发,在逐渐积累文史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遇到典故时“相逢不相识”的困境也能慢慢解决。
二、 析典面
所谓典面,“即指典故的短语化的语言表达形式”。罗积勇在《用典研究》中指出:“引用典故,关键不在于‘引而在于‘用,即引来之后是否能为我所用,是否产生了或例证、或比较、或替代的功用。”故而,在识别典源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典面,明白所引典故在具体诗词作品中是何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22f212c59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