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欢迎阅读!
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
摘要:大学生的择业观与就业观对其职业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与就业观对个人和社会都有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的形成及其关系,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观与就业观,并指出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
关键字:当代大学生 择业观与就业观 一、 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的形成
大学生择业观是大学生关于择业理想、择业动机、择业标准、择业意义的比较稳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的体现,是大学生在思想上对社会职业岗位的初步定位。它不是先天固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社会的、历史的范畴,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着,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在择业活动中的深层次的综合反映。就业观作为择业观的一种延伸,是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的体现。择业观与就业观之间有着相互依赖与相互制约的关系。择业观是就业观的基础,择业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就业的动机与就业目的。择业观的变化与发展,将促使就业观随之发生变化。
择业观与大学生自身利益和日常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是大学生价值观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因直接与两个前提条件有关:需要和自我意识。需要是择业观与就业观形成的客观条件,自我意识是择业观形成的主观条件。大学生的择业观就是在就业需求的驱动下,在自我意识的引导与支配下,在择业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大学生的择业观与就业观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几个阶段的发展到大学逐渐稳定,具体化。并对其即将的就业起着指导思想的作用。但由于大学生还没有真正的步入社会,没有丰富的阅历,没有经历社会的洗礼,导致其就业择业观并没有走向成熟,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就业观分析
(一)工作地区
根据对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200名学生的调查,大家都喜欢往东部发达城市聚拢,或者是在自己的出生地发展,极少数人希望去西部或者国外发展,尤其是女生。北京、上海、深圳及东南沿海城市成为许多重点高校毕业生的首选,但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及一些中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而多数大学生只想去经济文化发达地区,长此以往,则会由于人才资源的差别而造成地区间差别越来越大,这对于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很不利的。
(二)工作条件
数据显示,大家在选择工作的时候最主要看发展空间,不少同学反映他们在选择就业行业的时候,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是发展很快的行业,前景很好。向往经济文化发达地区,选择经济收入高、有发展前途、能够体现自我价值的职业。其次是考虑薪水高低,大部分人希望自己的薪水在两千到五千元人民币,还有五分之一的人希望自己的薪水超过五千元,还有人甚至希望得到更多。最后考虑的才是兴趣爱好和就业环境,他们把利益放在了前面,这也是造成现如今就业难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家对职业的高期望值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
偏差。如今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多地集中在条件艰苦地区和基层单位,如果大学生不面对现实,在就业时对物质待遇和工作环境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这无异于把自己的工作选择空间变小了,势必造成理想与现实的错位,影响自己的顺利就业。
在调查中,有四分之一的人希望在政府机关工作,还有四分之一的人希望在外资企业工作,看来大家的外语水平都很好。希望留在国有企业的人也不少,教育单位有很多人想进,想自主创业的人很少。没有人喜爱能够在民营企业工作,想在科研单位以及高新技术单位工作的人也很少。在上一辈人心中,教师,医生,公务员永远是最好的职业,因此这一代的孩子脑海中也有一种一定要挤进自认为最好的专业的行列中的思想。因此大家择业目标过于集中,加大人才资源分布结构的矛盾,造成人才资源的不合理分布。
(三)分析总结
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择业观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为一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职业的高期望值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第二,择业目标过于集中会加大人才资源分布结构的矛盾,造成人才资源的不合理分布。第三,有些大学生功利主义倾向突出,社会价值观淡化。这会导致大学生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难以履行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一些大学生过于重经济利益,重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轻职业的社会价值,这是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择业观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择业过程中的反映,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需要加强引导和教育。 三、 加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有利于个人早日找到合适的工作,减轻父母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促进国家就业率的提高;有利于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开拓进取、拼搏向上的强大精神支柱和不竭的动力源泉,也是毕业生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基础。建议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分析就业前景。
其次,社会应当营造有价值的舆论氛围。坚决杜绝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肆意传播。各大媒体应当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引导大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21世纪是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世纪,迫切需要创新人才的不断涌现,社会迫切需要有一大批大学生利用自己的学识自主创业。学校要把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视学生创业技能的培训,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竞争;学生要不断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科研动手和开拓创新的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协作能力等,通过努力,走出一条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的新路。
四、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怎样的择业观
学校和社会要引导大学毕业生转变“精英”意识,树立普通劳动者观念,大学生也是社会阶层的普通成员,要以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选择工作。在当前新形势下,大学生应当树立以下几个方面的择业新观念: (一)勇于面对竞争的观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1d3eb7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