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绘本教学五原则》,欢迎阅读!
绘本教学五原则
作者:袁晓峰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6年第12期
袁晓峰
一、趣味性
美国著名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中写道:“人类是喜欢享乐的,这不仅是一个定律,也是心理学上的一个事实,快乐就像胶水一样能粘住注意力,如果学生只遇到阅读的无趣,很少体验到乐趣,那他就会回避阅读。”趣味性不是单纯的感官娱乐,而是一种心灵愉悦、精神满足的状态;趣味性不是对思想性、艺术性、语文教育价值的消解,而是对思想性、艺术性、语文教育价值的深度激活;而且,趣味性是多元的,游戏性、幽默感、驰骋想象、心灵感动、人生智慧、知识探求等等,都是“趣味性”的构成元素。
新西兰图书馆员多罗西·怀特说:“绘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儿童时代的感受,也将影响他长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所以,绘本阅读能让学生“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很重要。
二、主体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绘本阅读的主角,而不是被摆布的木偶。
王一梅的《木偶的森林》是一本十分有趣的童话书。一个木匠不顾一棵会说话的橡树的恳求,执意砍下这棵叫罗里的橡树,并把它做成了一个和真人很像的木偶。但是,罗里非常不情愿,他说:“我不想成为人,我只是一棵树。”它只是一棵树,它愿意是一棵树,它是一棵非常幸福的树,可它却不幸地成了木匠满足自己成就感的牺牲品。
谁都不想做“木偶”,谁也不应该做“木偶”。做教育一定不能有虚荣心,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而让孩子们成为牺牲品。
蒙台梭利说:“在与儿童的关系上,成人是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不是利己,但是以自我为中心,他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考虑一切。”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设计儿童的绘本阅读,而应该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去引领绘本阅读,也就是要有儿童本位的儿童观,遵循儿童的逻辑世界,遵从儿童的体验感受,尊重儿童的阅读方式,让他们成为阅读主体,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发现与探究。
三、整体性
相对于传统的文学作品,绘本有其独特的体裁特征。绘本由图像和文字两个符号系统共同呈现,同时具备图像语言和文字语言,是文与图的协奏。所以,阅读绘本必须从文字与图画的整体来体验。图画除了阐释文字的意义之外,还能够运用细节延伸文字没有的信息。因此在绘本阅读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连接图文内容,整合和构建故事。
许多作品要表现的内容或包含在图画的画面细节中,或隐含在包括扉页、环衬、封面等装帧设计里,需要读者整体感悟和领略其中的奥秘与趣味。
四、人文性
故事绘本阅读应该直接抵达儿童的内心世界,激起儿童情感、思想、价值观上的共鸣,使他们感受到自己获得了新的、内在的精神生命。
朱自强老师说:在人类为儿童创造的所有文化中,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文学最和谐地解决了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此,作为儿童文学的绘本可以为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和谐融合搭建宽阔的桥梁。
《逃家小兔》让儿童着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投射了儿童的生活、心理与情感。学生会在阅读这个绘本故事时,体验并宣泄他们自己内心及生活中的固有感受,释放那些因生命力与好奇心而引起的冲动,表达那些因成长而萌生的“总想从家逃出去”的想法。儿童的心理活动与情志、情绪呼应着作品的故事框架与节奏,对作品中的人物与故事感同身受伴随他们整个阅读过程,生成了深层次的阅读快感与抚慰。这是一个有趣的游戏,也是一个充满智慧和爱的游戏,更是一个甜蜜的游戏。小兔子不仅在无边无沿的想象中玩得开心尽兴,也在妈妈智慧幽默的回应中享受着亲密感和安全感。
五、探寻意义
课堂上的绘本阅读是一种学习,意义生成就是这种学习的过程乃至目标。意义的生成过程是心智参与语言创造的过程,是一个必须完成的阅读过程。
这里要注意:
第一,对意义的阐释可以是多元的。比如,《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里面有亲情、乡情;好好沟通,不威胁,不耍赖;多读书,肚子里才有货……
第二,对于小学生未必一定要明确清晰地把意义表达出来,可以停留于朦胧之间的感受层面。
引导学生探寻意义的态度应该是帮助和信任,而不是否定或代替。
引导学生探寻意义的方法可以先从“说来听听”开始,在保证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开始聊书。从一些简单的问题开始聊,给学生参与并获得成就的机会。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
责任编辑 郭艳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d0012beef3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