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故事随笔[修改版]

2022-04-08 11:34:1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端午故事随笔[修改版]》,欢迎阅读!
端午,改版,随笔,故事
端午故事随笔

有时也能听到一阵沙沙响,微风一停,那湿地里的异形水面就平平光光的亮。蓝天成了衬景白云就在水影上,几只鸟儿飞过,那水的镜面就投下了一掠而过的飞影。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端午故事随笔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端午故事随笔

今天阳光明媚,蔚蓝的天空白云飘飘,是清爽宜人的好天气。我悄然性起,决定出去郊游。我独自来到市郊的一座水库,在库区的小道旁,望向那些沟沟坎坎的小片湿地,水下水草纵横,那些不规则的土埂上,各种野草绿莹莹的叶片舒展着,那些蒲草争着劲的往高里长,那些芦苇节节高,沒开花的芦花在摇荡,叶片随风舞,像少女的纤纤玉臂在舒展舞蹈,有时也能听到一阵沙沙响,微风一停,那湿地里的异形水面就平平光光的亮。蓝天成了衬景白云就在水影上,几只鸟儿飞过,那水的镜面就投下了一掠而过的飞影。

突然在宁静的小道上传来几声呼唤“小梅,小梅你快过来,姥姥告诉你啥是粽子叶。”那小孩留着一头短发,穿着花裙子。一双白白地旅游鞋在草丛间跳跃,她展开双臂像只蝴蝶在飞翔,那位妇人指着芦苇叶子说:“小梅,这就是粽子叶。再等几天就是端午节了,奶奶给您包粽子。”我望着她们离去的背影,我的心一抖,思绪将我拉回到童年。我曾记得端午节的前二天,母亲就把江米泡进瓦盆里,将宽宽的苇叶放进锅里面煮,这时候我就知道要过端午节了,我的心思从这天开始,就不再出去疯癫玩耍了,那时的我是记吃不记打的,因为粽子的味道早已充满味蕾,粽子送入口中一嚼那粘!那味!那香还有大红枣的甜,在口中回味无穷,肚子里的馋虫早就吊到了嗓子眼,口水顺着唇边淌。这天母亲将苇叶泡在冷水里,将一盆浸泡过的江米放在脚前,她坐在小櫈上开始包粽子,我蹲在旁边寸步不离。只见她拿起两片苇叶对压在一起,并在水中沾了沾,用双手把苇叶折成个三角兜,左手捏着三角兜,右手抓起江米放入到三角苇兜里,放一半江米再放一粒红枣,直到三角兜装满了江米,左手捏着,右手捧着粽叶一折,换手一掐,然后用马莲草将粽子绑牢,一个粽子就包成了。那满满的一锅粽子放在地炉上煮。我不停地追问啥时候才能吃啊?粽子终于在我的期盼中煮熟了。母亲不停的用冷水冲洗降温,直到热乎乎的粽子都凉了才停手。这就是我童年时对端午节的认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我的印象中认为是迷信,既然是迷信也挺好,能吃到这么好的美食。 到了中年才知道是纪念一个人,他叫屈原。是投江而亡,当百姓知道他投江后都来打捞他的尸体,百姓担心江鱼吃屈原的尸体,就用江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喂鱼,为了保护屈原的英驱。如今我已满头白发步履蹒跚,到了这把年记才拷问自己,屈原为何投江?为何二千多年后百姓不曾忘记,还把他投江的日子定为了端午节,食粽子门上挂艾蒿草,孩子手上捆彩线还要赛龙舟。白发童心的我到此时才想弄个明白。我打开电脑,在微信上查找有关屈原的资料。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屈原在文学的成功是无可比拟的,政治上的抱负却没能实现。因为他正直不畏权势,受到了贵族的排斥。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被秦军攻破,屈原最终因为不忍心国家破碎灭亡,而跳下汨罗江自尽身亡。屈原身为一名诗人,在政治上得不到重用,他转而投向他擅长的文学,借文学来表达他内心的愤懑之情。写出了《离骚》《天问》等著名的文章,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无法纾解之情。屈原深受大家敬仰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在文学上的造诣,还有他对国家纯粹无私的奉献以及爱国之情,他对楚国的政治影响巨大,在当时他的政治思想流传在列国之间,深受大家欢迎。他是千里马,可惜没有遇到伯乐。他的思想没有找到认同他的人。一生的抱负只能随着汨罗江而滚滚东流。留下“世人皆浊而我独清”的浩然正气。他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爱国青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厚影响的人,是中国古代的诗歌之父。是中国的诗魂,国


魂以及民族魂。端午节纪念屈原,就是要让我们当代青年人都秉承爱国之心,敬仰屈原,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傍晚我倚扶在伊通河的护栏上,遥望夕阳红霞,看着河里的音乐喷泉。华夏大地今朝盛世,是先古英豪用生命推动着历吏的车轮滚滚前行,他们用爱国思想筑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这种国家情怀千年不衰,他的爱国精神是我们后人取之不尽的财富。我举起双臂召屈原之魂。敬请放心,中华儿女一定鼎力前行,就像赛龙舟之人,团结一心奋力拚搏,用先辈智慧用先辈之勇,为了祖国我们时刻准备着,亮剑!

端午故事随笔

小时候,我最喜欢去前院过五月节,欢天喜地随老奶去采年息花,听她讲故事、唱歌谣,经常流连忘返。奶奶见了,佯装嗔怪,说我“长”到了前院,要将我送给老奶做孙子呢。

老奶家姓米,同我们一样也是闯关东来的汉族,但老奶本人却是满族,平日喜欢在头顶上盘着高高的发髻,依然保持着在旗人的风范。奶奶拿老奶的头型开玩笑,说她梳个“老转” 流光水滑,跟“牛舔”的一样。老奶听了,不急不恼,抬手摸摸自己的发髻,一笑了之。过去,米家是屯中大户,房子土地多,骡马成群。土改时,老奶的丈夫刚巧跟几个哥哥分家,分散了财产,才侥幸没被划为地主,只落了个富裕中农成分。有时,奶奶对老奶家有什么不满,便偷偷冲着前院喊他们“大尾巴中农” 老奶脾气比我奶奶温和,待人热情,平时拿我们这些邻家孩子也当自己的亲孙子一样,从不嫌烦。夏日里,老奶削下浆汁饱满的青玉米,磨成面来烙葱花饼。一进门,满屋飘香,馋得我哈喇子直流。老奶见了,便随手先拿一张来给我,眯着眼笑着看我吃完。闲暇时,老奶喜欢带我和她的孙女小丫一起在炕上抓嘎拉哈,还教我们玩纸牌,看“马掌”“飘”和,赢“取灯”(老奶对火柴的称呼)杆玩。 五月初五,我们都叫端午节或五月节,老奶却称年息花节。过节这天,老奶除了跟我们一样包粽子、采艾蒿、挂葫芦,还要去采年息花。年息花,是满族旗人的叫法——我们称作杜鹃花或“鞑子香”,属于一种灌木,生长在石头缝处,往往绿叶未出,花朵便迫不及待率先开放了。走在屯中,举目四望,粉红色的年息花一簇簇点缀在山巅之上,绚丽夺目,让你顿觉浓浓的春意扑面而来。

端午节一早,太阳还没露头,老奶带小丫和我一起去采年息花,钻进南山,不顾露水打湿裤脚,小心翼翼爬上红石砬子。我和小丫学着老奶的样子,摘下一朵朵年息花,放进袋子里。这时,抬头见石砬子高处的年息花枝长得更茂盛,花朵开得更艳丽。我和小丫受不了诱惑,悄悄寻找捷径,想攀上去。老奶转身看见了,忙踉踉跄跄跑过来拉住我们。她怕出危险,不敢让我们上去逞能,说年息花遍地都有,摘不到,远远看着也很好。说着,她撅下一束年息花枝,在我们头顶上轻轻摇动。露水扑簌簌落在我脸上,凉哇哇的,带着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

老奶给我们讲了一个年息花的故事:

早先年,一位叫年息的格格住在长白山区,她亭亭玉立,貌美如花,自幼和一个小阿哥唐阿里青梅竹马,相亲相爱。火神看上了年息,耍尽各种手段企图霸占她,但年息格格誓死要与心爱的唐阿里在一起。火神大怒,在五月初五这天,放火烧死了年息姑娘,将她的骨灰撒在山野中。第二年春天,漫山遍野都长满了红艳艳的杜鹃花。为纪念年息格格,满族人从此称杜鹃花为年息花,每年五月初五时,都不约而同登山采摘年息花。


我们兴高采烈背着一大捆年息花回来,老奶会将年息花枝插在瓶子里,放在窗台上养起来,留着观赏。年息花生命力旺盛,即便是寒冬腊月,撅来的年息花枝插入装满水的瓶子中,几天就会冒出一个个花骨朵,很快开出的鲜花,粉红,细嫩,满屋红艳艳,生机盎然,仿佛置身在春天里。因而过年前后,满族姑娘都喜欢成群结队上山撅年息花枝。有时,老奶高兴了,还会哼一段年息花歌:“今个腊七儿,明个腊八儿,上山来撅年息花;年息花,生性乖,腊七儿采,腊八儿栽;三十打骨朵,大年初一开。红花开,粉花开,花香飘到敬祖台;财神来,喜神来,又赐福,又送财;年息花儿道年喜,年喜花儿年年开。 采回年息花,老奶会一一放在几只秫秸盖帘上,摆到院子里晾晒。那天,老奶笑眯眯拿出两只香包来,分别用针线给我和小丫缝在衣襟上,说里面装着年息花,可以避邪驱毒。“等你们长大结婚时,奶奶做两个大香包,一人送你们一个。”老奶扯起小丫的手,又拉过我的手,意味深长地说,“真希望你们一直这么玩下去,一辈子不分开。”我和小丫不懂她的意思,面面相觑,傻笑着,相互做着鬼脸。 渐渐地,我和小丫长大了,老奶也老了,变得老态龙钟,腿脚不便,无法再上山了。临近五月节时,她都啧啧叹息,为自己不能亲手去采年息花而遗憾。我和小丫听了,悄悄约定,今后无论谁在家,都要在过五月节时替老奶撅回一束年息花枝来,让她亲手插在瓶子里,养在屋里,让年息花天天与她相伴。 17岁那年,我考上中师离开了家,而后爷爷奶奶相继过世,父母也搬家离开了老屯。老奶和她的年息花也慢慢从我的生活中淡出。

那次,母亲去老屯串门回来,我急忙打听老奶的消息。母亲摇摇头,叹口气说,老奶已过世好几年,小丫也嫁到了镇上。哀叹之余,我也为老奶骄傲,她一生劳碌,背大孙子,又带大几个重孙子,92无疾而终,她的人生也算是功德圆满。母亲还跟我透露一个秘密,老奶当年曾有意将小丫许配给我,但被母亲婉言谢绝,因为她不想在外工作的儿子找一个不吃“红粮本”的媳妇。我听了,心情怅然,默默回忆着跟老奶上山采年息花的情景,一种别样滋味缠绕在心头。

又是一年端午节,不知老奶的家人还会不会去采年息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fd64f4a28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