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易水送别》赏析

2022-04-27 23:17: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骆宾王《易水送别》赏析》,欢迎阅读!
易水,送别,赏析,骆宾,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骆宾王《易水送别》赏析

作者:王连生 张高宽

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14年第29

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后,不久便被诬下狱。仪凤四年(679)六月,改元调露(即调露元年),秋天,骆宾王遇赦出狱。是年冬,他即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易水送别》一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 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发思古之幽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荆轲的无限仰慕,从而寄托他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这两句通过咏怀古事,写出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此地指易水,易水源自河北易县,是战国时燕国的南界。壮士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史记·客列传》载,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奉命入秦刺杀秦王,太子丹和众宾客送他到易水岸边。临别时,荆轲怒发冲冠,慷慨激昂地唱《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后义无反顾,勇敢地起程。这位轻生重义、不畏强暴的社会下层英雄人物,千百年来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受到普遍的尊敬和爱戴。诗人骆宾王长期怀才不遇,佗傺失志,亲身遭受武氏政权的迫害,爱国之志无从施展,因而在易水送友之际,自然地联想起古代君臣际会的悲壮故事,借咏史以喻今,为下面抒发感慨营造了环境和气氛。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两句,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昔时人即指荆轲。没,死亡。荆轲至秦庭,以匕首击秦王未中,被杀。这两句诗是用对偶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轻一重,一缓一急,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陶渊明《咏荆轲》诗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表达了对荆轲的崇敬与惋惜之情。骆宾王此诗,同陶诗交相辉映,但在意境的创造上更为含蓄有味。今日水犹寒中的字,寓意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首先,是客观的写景。此诗作于冬天,冬天北方的河水自然是寒冷的。其次,是对历史反思。荆轲这样的古代英雄,虽然奇功不就,但也令人肃然起敬,诗人是怀着深切缅怀之情的。荆轲其人虽然早已不复存在,可这位英雄疾恶如仇、视死如归的英风义概还在,作为历史见证的易水河还在。诗人面对着易水寒波,仿佛听到古代英雄悲凉激越的告别声还萦绕在耳边,使人凛然而产生一种奋发之情。其次,也是对现实的概括。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宝剑思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f2e938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