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竹简《老子》考释札记(一)

2022-08-05 11:10: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郭店竹简《老子》考释札记(一)》,欢迎阅读!
郭店,竹简,札记,老子
郭店竹简《老子》考释札记()

拙作《从郭店楚简〈老子〉看老子其人其书》1]《楚简〈老子〉与老子公案--兼及先秦哲学若干问题》2]等刊出后,颇得学界留意,并在数家杂志引起讨论。另外,我还不时收到同行们的来信。我非常感谢大家的批评指教。对所提出的问题,我会写专文回应。

这几篇拙作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竹简《老子》属于一个早已失传的传本系统,它出自春秋末期与孔子同时的老聃。帛书本和各种传世本属于另一个传本系统(正因如此,笔者将它们统称为今本),它出自战国中期与秦献公同时的太史儋。后者曾将前者全部纳入并加以改造。在今本系统中,帛书本比通行的王弼本更接近于简本。也就是说,《老子》一书,有一个从简本到帛本再到王本演化的过程。为了进一步了解竹简《老子》及相关问题的实情,我自19998月应杜维明教授和哈佛-燕京学社之邀来美从事郭店竹简课题研究以来,便致力于对这部竹书进行全面考释3],颇有心得。现择数条,与学者共商。

一竹简残片再现重要命题

郭店竹简《老子》乙组: 上士闻道,仅能行于其中;中士闻道,若闻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为道矣。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夷道如×〔进〕4]道若退。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贞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慢5]成,大音希声,天象无形,道…… 此章见于今本第四十一章。末句字下残去部分可容七、八字。此处帛书甲本残,乙本作道褒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王弼本作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字数皆较多。李零先生依乙本后一句补作善始且善成。g”6]今按,该简残去的文字有两种可能,其一,是三个字,与乙本第一句字之后的褒无名或王本第一句字之后的隐无名相同或相近。其二,是五个字,与乙本第二句字之后的善始且善成或王本第二句字之后善贷且善成相同或相近。 窃以为,非第一种可能莫属,第二种可能是完全可以排除的。首先,简文此句的第一个字字尚存,也就是说,这是一句以字开头的话,第一种可能正是以字开头,而第二种可能字在句中。其次,从用韵和句式看,第一种可能与上文更密切。本章是以《建言》有之以下的文字共分三段,用韵不同。第一段的韵脚为“×”退,物部;第二段的韵脚为(屋部)(屋)(屋部)(侯部)(侯部)(侯部)屋、侯通韵;第三段的韵脚为,耕部。第一种可能的末字正属耕部,而第二种可能的末字虽然也是耕部字,但和本段第一句的韵脚字相同,于文为重复。且第一种可能是四字句,与本段句式相同,而第二种可能为六字句,与本段句式不一。再次,夫唯二字是解经文字常用的发语词。从今本和简本的比较可以看出,今本中以夫唯二字开头的文字往往不见于简本,它们本来是后人对原经文的解释或发挥,混入经文。如今本第十五章(相当于简本第一篇第五章)的夫唯不可识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又如今本第三十一章(见于简本丙组)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因此,这里的乙本和王本夫唯及以下的文字也应属这种情况。

然而,简文字以下的残缺可容七、八字,为什么只补了三个字呢?我认为,此句是本章的最后一句,以下很可能有分章的墨点或分篇的勾号,其下是空白简。这批《老子》竹简在一章末句之后空白,属正常情况,如《老子》甲组图版第二十四简的分章墨点下可容六字,完全是空白。按照笔者的分篇,此简不但是该章的最后一简,而且是全篇的最后一简,所以有勾号的可能性最大。这样,此简勾号下当有相当于三、四字的空白简。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补哪三个字呢?全句乙本为道褒无名,王本为道隐无名,二者有一字之差。看来,简文作何,仍难确定。不过,值得我们大为庆幸的是,这支竹简虽然残掉,


但残片却意外地保存了下来,这就是郭店竹简第二十一号残片。

第二十一号残片写作“××”。其中,第二个字为,郭店简文多见。第一个字如何隶定和释读呢?其实,这个字在简文中也很多见。据笔者粗略统计,此字在郭店简中至少有以下九种写法:

1×,见于《五行》第十八简、《性自命出》第十五简和第二十七简、《成之闻之》第二十九简;

2×,见于《性自命出》第三简、《语丛》四第一简; 3×,见于《老子》甲第十一简; 4×,见于《性自命出》第四十五简; 5×,见于《老子》甲第十七简;

6×,见于《老子》甲第十九简和第二十简、《老子》丙第十二简; 7×,见于《性自命出》第二十二简、第二十六简和四十六简、《成之闻之》第二十三简、残片第二十一号;

8×,见于《成之闻之》第三十二简; 9×,见于《成之闻之》第五简、《尊德义》第六简。 对以上简文,竹简整理者曾隶定为四个字: 1,见于《五行》第十八简、《性自命出》第三简、第十五简和第二十七简、《成之闻之》第二十九简、《语丛》四第一简释文;

2“×”,见于《老子》甲第十一简和第十七简释文; 3“×”,见于《老子》甲第十九简和第二十简、《老子》丙第十二简、《性自命出》第二十六简、第四十六简、《成之闻之》第五简、第二十三简和第三十二简、《尊德义》第六简释文; 4,见于《性自命出》第四十五简释文。

在我看来,它们是同一个字,只是写法不同。此字上部为声符,或一笔,或两笔、或三笔,或四笔,皆为“×”的不同写法,可隶定为下部为意符,或从或从或从繁简亦复不同。我们知道,在古文字中,这三个意符是相通的,所以它们皆可隶定为这样,此字就可隶定为《说文》曰:台,……从口,×声。 在郭店简中,这个字皆需破读。大约有五种读法:

1,读为,见于《老子》甲第十一简、第十七简和第十九简、《老子》丙第十二简、《五行》第十八简、《性自命出》第三简、第十五简、第二十二简、第二十六简、第二十七简和第四十五简。其中,竹简整理者将《性自命出》第二十二简读为;将同篇第二十七简隶定为,第四十五简隶定为,均未破读; 2,读为,见于《成之闻之》第三十二简、《尊德义》第六简; 3,读为,见于《成之闻之》第二十三简,此字整理者读为 4,读为,见于《老子》甲第二十简; 5,读为,见于《性自命出》第四十六简、《成之闻之》第五简和第二十九简、《语丛》四第一简。

以上五种读法,和字一样,都是上古之部字,且前四种读法皆从声。 如此看来,李零先生把第二十一号残片归类为和《老子》简同一种字体的残片,并隶定为“……台亡……”是完全正确的,只可惜未破读。窃以为,该残片,应该读为“……始无……”《老子》甲组和《老子》乙组的字都写作 那么,第二十一号残片应该接于何处呢?仔细揣摩残片的形状和字体风格不难发现它和本章这支残简,也就是《老子》乙组第十二号简,一脉相承,所以应该接于此处。下所残的那个字,应据今本补为。这样,全句就是道始无名

字讹变为乙本的,或由音近所致。字是之部字,是幽部字,古音之、幽旁


转。但王本的字,与古音皆较远,当出于浅人篡改。

由此,我们可以对帛本夫唯道,善始且善成和王本夫唯道,善贷且成一语的形成作一些推测了。帛本的这句话,本来是对经文道始无名一语的发挥,混入经文。其字,即来道始无名。至于王本的字,与经义不合,自古注家多作曲解。于省吾云:乃声之转。《周语》纯明则终注:终,成也。故高明令终注:终犹成也。《书·皋陶谟》《萧韶》九成郑注:成,犹终也。互训义同。然则善始且成即善始且终也。验之帛本,于说至确。

在本章中,道始无名是最关键的一句话。本章的核心是论道。自是以《建言》有之以下文字,都是为了说明道始无名而铺设。至于第一段谈上士中士下士”“闻道有不同的反应,那是由于道始无名的缘故。因道始无名,故不可言谈,难以琢磨,深不可测,这就导致不同层次的有不同层次的理解,以至闻道后有不同的反应。 在郭店《老子》中还有几处涉及到的问题。如第一篇第十章:道恒无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侯王如能守之,万物将自宾;第二篇第一章:有状混成,先天地生,寂寥,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这些论述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就其永恒本性而言,无名的;二是,尽管如此,我们又不得不谈论它,故不得已而勉强对它加以命名,于是有了等名称。但是,稍加体察不难发现,道始无名一语同时涵盖了这两个方面。一个字明确地透露出这样的信息:起初是没有的,或者说本来是没有的,后来才有了。因此,在这个问题上,道始无名是概括性最强的一个重要命题。

显而易见,道始无名这个重要命题与竹简《老子》一书及其思想,本浑然一体。经过今本的讹变和篡改,《老子》的古意,已失传两千余年了,直至今天简本的出土,方得再现。 如所周知,也是为今本《老子》注重的一个问题。《道经》开篇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帛本作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通行本因避汉帝刘恒讳改,并删去四个字)在人们的观念中,这几乎是老子的最有名的睿语了,岂不知它背离老子的本义何其遥远!从竹简《老子》看,尽管本来是的,后来不得已而之、之,但所的,正是那个永恒的《道经》所说的恒道。在《道经》看来,一旦可道,就不是恒道了。然而,如果它所谈论的不是恒道,又是什么!无论如何,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就其本身语义言尚可说得通,而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便不成文义了。,不管是普通的,还是恒名,都是已经被了的,怎么会存在可名或不可名的问题呢?如果不可名那一定不是当然也不是恒名。奇怪的是,在今本《老子》中,这些说法和简本的那些思想并存,其相互抵牾造成的思想裂痕是显而易见的,纵有历代注家的妙手弥补,最终也难免捉襟见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d36e9c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