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苏轼 教学设计

2022-10-17 12:04: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赤壁赋》苏轼 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赤壁,苏轼,教学设计
赤壁赋 苏轼

教学设计

教材概述

《赤壁赋》一文属文赋,文质兼美,音韵和谐,乃苏轼之传世名篇。尽管文章抒发的情感,反映的思想有些深奥,但文章在诵读、鉴赏、审美等各方面,均可视作古代散文的经典。同时,体悟文章的精美高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体会作者豁达的胸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乃至综合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三维目标

1、了解文中主客情感变化的过程;

2、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

3、以“月”为载体体味苏轼旷达、超然的诗人情怀,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探讨本文中的人生哲理,从中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杜康即美酒,浓浓的酒香中沁润着厚重的酒文化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在中国文学史上,酒与诗往往相伴相随,诗人往往爱在月下饮酒赋诗。师:明月几时有,(生)把酒问青天。师:举杯邀明月,(生)对影成三人。这轮明月照彻了古今文坛,传达了诗人丰富的审美体验。如: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之情;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隐逸情怀。那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千古名篇《赤壁赋》,以“明月” 为载体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首先我们先了解苏东坡及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二、作者与写作背景

1、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世称“三苏”。(唐宋八大家:韩、柳、藕、三苏、曾巩、王安石)

苏轼一生处于北宋新法与旧党之间的斗争、倾轧激烈时期。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先后被贬官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后谏官弹劾他在诗文中有诽谤朝廷之语,被捕下狱,出狱调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元祐年间,旧党执政,苏轼曾内调任翰林学士等职,又因与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发生一些政见分歧,再次贬谪杭州。后来新党重新上台,苏轼受到更大打击,远调惠州(广东省惠阳县)儋州(今海南岛)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在遇赦北还途中死于常州(今江苏省武进县)他在总结自己一生时曾痛苦地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政治上思想保守,反对新法,但后期态度有所转变,和旧党又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矛盾,造成一生受排挤抑郁不得志,但在各地方官任上,他同情人民疾苦,办了不少有益人民的事,在诗词中也有所反映。

苏轼在文学艺术上是一位全才,不仅散文是北宋最杰出的大家,而且诗词也有很高的造诣,开宋代“豪放派”词风。此外在书画方面也有突出成就。 2、写作背景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


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堂”、“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三、学生听课文录音,感知内容,为生字生词正音。

属(zhǔ) 窈窕(yǎo tiǎo 斗(dǒu 凭(píng 棹(zhào 和(hâ) 愀(qiǎo 扁(piān 藏(zàng 藉(jiâ) 缪(liáo 舳舻(zhú lú) 酾(shī)槊(shuò) 匏(páo 挟(xiã) 肴(yáo 淆(xiáo

四、初读课文,梳理课文字词:

五、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内容结构

1.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心情如何?

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沏,如梦境一般。 事: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 情:“乐”。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

第一段先景后事,由事生情。

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面对黄州赤壁的山水、明月,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第二、三段,由乐到悲,营造一种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悲:客的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主客问答,主要是客的感慨,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写

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上,为了突出像他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表达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

第四、五段,由悲到喜

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情变为喜悦。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著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客心悦诚服。心情更加喜悦。“喜而笑”“相与枕藉”。

(板书:乐------喜)



(二)问题探究:

1、品味“乐”之景: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有一句话“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指出人生有四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赤壁泛舟,四美俱全。请同学们在赏读的过程中找出“四美”来。 良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美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

江,水光接天”

乐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赏心:“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品味“悲”之情:朗读第三段,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愀然” 苏子为什么容色会发生变化?----洞箫之声 作者是怎么描写的?----悲哀、悲伤、悲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c5c1d4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