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朗诵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涵

2022-07-20 19:13: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朗诵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涵》,欢迎阅读!
朗诵,内涵,引导,理解,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朗诵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涵

作者:虞霞

来源:《名家名作》2018年第03

[ ]朗诵是一种口语交际的重要形式,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二度创作过程,更是一种外在表达的传情艺术活动。朗诵作品的主题相对比较集中,有一定的思想和意境,具有丰富的内在情感。在朗诵时,需要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充分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用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有声语言进行表达,让自己沉浸在作品的思绪里,并走进倾听者的内心。因此,在朗诵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学作品,感悟文字蕴藏的深刻内涵,揣摩和体会作者最真实的情感就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

[ ]朗诵教学;提问引导;组织讨论;启发想象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3-0155-01 一、提问引导,深入体会词句蕴含的深意

我国著名的话剧演员高重实曾经说过:在舞台上说话念词,必须自己先弄清这词的内在含义和说这话的目的。如果脑子里没有,或者还没弄清楚,当然表达起来就含混不清,言不由衷。只有弄清楚了,才能打得准、打得稳;把词义理解得透彻了,才能说得深刻有力。实,朗诵时的基调、节奏、情感和起承转合的把握处理,都应该建立在对作品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

例如,在教学朗诵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时,可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用假如开头带给人怎样的感觉?为什么要说是一只鸟?歌唱的对象大地”“河流”“”“黎明分别指什么?作者说然后我死了是极其悲痛的吗?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感?一系列的引导探索,层层深入的剖析,让学生渐渐透过文字表面去触摸蕴含的深层内涵。假如是一种设想更是一种思考,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对土地最真挚、深沉的爱,把自己想象成最平凡的一只鸟,永远不知疲倦地围绕着祖国大地飞翔。全诗表现出一种忧郁的感情特色,但说到我死了却不是单纯的悲哀,而是有着为了光明而献身的勇气与从容,是视死如归的豪迈。 二、组织讨论,理清作品的结构和层次

每一个文学作品,都有清晰的脉络结构,段落篇章之间是承接还是重启,是并列还是递进,是回味还是畅想……心里都要很明白,才能妥帖地处理好句子之间的停连缓急,才能恰到好处地对作品进行整体的把握。

《我爱这土地》全文浓缩在短短的十行里,看似紧紧关联,实则段落分明、结构清晰。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在自由朗读并理解文字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结构的分析讨论,允许不同的意见出现,让学生试着用自己划分的层次去朗诵,发现不合理的情况再及时进行合理调整,最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ba08bd46d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