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读书笔记

2022-04-26 18:11: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唐宋词,叶嘉莹,笔记,读书,十七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读书笔记



韦庄的词是表达了主观感情的,不过他虽然表现了主观的抒情,可仍然保持了词的本色。他所写的爱情不再是一个没有个性的,随便给一个歌女唱的没有主人公的爱情歌曲了。他往往用男子的口吻:我,写我所爱的女子。我写的就是我自己,是男子对女子的感情,主观的感情。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他说跟一个女子离别了,还怀念她,梦见她了。昨夜夜半,我枕上分明梦见.”。我跟这女子什么时候分别的呢?前一首《女冠子》说: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有月,有日,有年,我悲哀,我怀念,这是韦庄。梦见什么?梦见我所爱的那个女子回来跟我说话。语多时,谈了很长的时候,这个女子像从前一样美丽,依旧桃花面。而且说话时的表情比较羞怯,时常垂下眼,低下头来,频低柳叶眉。说半羞还半喜,她一方面见到所爱的人很欢喜,但一方面又很羞怯。欲去又依依,我梦中梦到我们再见面,也梦到分离,梦到你要走的时候,那种依依不肯分别的样子,然后一梦醒来,觉来知是梦那桃花面柳叶眉都是梦,所以我有说不尽的悲哀。这是多么直接,多么真率的一种感情。还有: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他还是用主观的男子怀念所爱的女子的口吻写的。他说我记得在一棵花树下,一个深沈安静的夜晚。在什么地点?是水堂西面画帘垂。我第一次跟谢娘见面携手暗相期,我们订了海誓山盟,可是,我们分别了,惆怅晓莺残月,在破晓的莺啼,而天上的落月西斜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就相别了。从此隔音尘连信都收不到了,踪迹形影更看不到了。今俱是异乡人,我们现在都离开了原来的地方。相见更无因,再想见面,一个机会也没有了。因为我无从寻找你,你也无从寻找我了。

你看韦庄所写的歌词,完全是主观的,直抒胸臆。这已经是把歌筵酒席之间的没有个性的歌词推进了一步了,是不是?而且韦庄这个人的个性,他用情的态度,那种真率,那种直接,他也站在女子的地位来写女子的爱情。下面的一首词,我们就可以作证明: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妄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这是以女子的口吻写的一首爱情的歌词。这首词是写一女子,春天出去郊游,她要看一看有没有一个漂亮的年轻人是值得她许身的。怎样写呢?本来都是写一个女子的爱情,每一个诗人他用情和用笔的态度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不能够只说仁义道德,就不能写男女的感情了。男女的感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我们应该承认它,不能否定它。只是男女的感情,也有感情品格和境界。如果你把男女感情的境界提高了,你做人的品格境界才能提高。所以,写爱情的,我们应该看他写的是什么样的品格,是什么样的境界。

春日游,正是一个背景,一种气氛的培养。春日,一个多么美好的季节,万物经过了寒冬的闭塞,感情有一种萌生。这是整个大背景的总写。而且说到游,是一种向外的,是一种寻觅。这三个字已隐约地推向了他全首词的一个指向。现象学说,当你的主体意识跟


客观现象接触的时候,产生一种活动,而这种活动是带着一种指向的。杏花吹满头是把整个的春天的萌发,使它引进到更接近自身了。满树繁花,可是一阵风吹过,那花片飞舞下来,那杏花就吹满头了。这两句饱满的笔力,这两句的生发,表现了人赏花游春的内心感情的蓬勃萌发。

所以,这女子就说了,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我当春心萌发的时候,我愿找一个理想的对象。当我在游春的路上走的时候,我就想看一看那陌上有哪一家的年轻人足风流真是多情的,真是有才学的。如果有这样一个年轻人,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诗歌是诉之于人的感觉的。所以,它不但是形象,它整个的声音都结合了他所要传达的这种感情。,都是舌头跟牙齿的声音,是很有力量发出来的,给人很有决心的感觉。它的声音代表了一种坚决的意念。中国词的奇妙,使张惠言从韦庄的词里看到了比兴寄托。韦庄引起我们联想的是他感情的本质。杜甫说的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屈原也说过: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个女子所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种许身感情。

感谢您的阅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b415b49f5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1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