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以教育社会学视角分析

2022-12-26 22:29: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以教育社会学视角分析》,欢迎阅读!
以教育,社会学,视角,呈现,日常
浅谈《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教育社会学视角分析

摘要: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戈夫曼的戏剧理论,真实的再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他通过剧班的表演展现出我们在生活中的角色呈现。其中戏剧分析和印象管理艺术是这本书中的核心思想。 关键词:生活 社会 戏剧

戈夫曼是 20 世纪 60 年代著名的社会学家,是符号互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戈夫曼在五十多年前,根据在设得兰群岛实地研究资料写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在书中,戈夫曼将现实生活比拟为一个大舞台,以社会学的视角来解读个体在这个社会大舞台上的互动过程,并且详细的分析了个体在互动过程中想要维持个体或群体所期望的理想形象。

戈夫曼认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具有非常明显的表演特性。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许多角色,学生、孩子、家长、老师等等。戏剧理论是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他们都在社会互动表演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在表演的过程中都有很强的控制欲,我们会把自己理想中的自我形象展示给别人,并且十分在乎自己的表演是否会得到观众的认同,控制观众的想法。如果他想要让观众相信自己表演的真实性,他首先就必须有充分的自信认为自己对场景及自我概念的把握是正确的。其次,这一过程还包括了表演者的表现技巧以及熟练程度。

戈夫曼的理论可以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表演框架;二是印象管理框架。 一、表演分析要素

表演包含许多因素。其中,剧本、舞台、演员、观众是不可缺少的。为了达到观众心目中理想化的形象,表演者就必须协调好自发性主我和社会化客我之间的矛盾。

1、剧本。在戈夫曼看来,剧本即常规程序,是表演主体在表演期间并可以在其他场合从头至尾呈现或表演的预定行动模式。在戏剧表演中,剧本是预先指定好的,通常,每个演员都必须按照剧本来完成自己的表演。戈夫曼把社会作是一幕正在演出的戏剧,每一个人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表演,而每个人的表演都受到剧本的限制。戈夫曼承认“‘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尤其在角色和规范的意义上)是社会学的核心’”,剧本中概念的引入也正是表明了这一点。也就是社会规范和观众对角色的期待,在表演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单独一个人,我们所呈现的表演还与同我们搭戏的演员有关。

2、表演。每一个在台上的演员,他们的职责就是将自己最好的表演呈现给观众,并给他们留下自己认同的印象。当个体扮演某种角色时,他会要求观众认同他的表演。戈夫曼认为,有时表演者也许会完全被自己扮演的角色所欺骗,从而相信他表演的现实就是真正的现实。戈夫曼将这种表演者叫做真诚的个体。例如,护士在工作中表现出认真负责、爱护关心病人的态度,这时,护士这一角色的角色扮演者就是真诚的个体。有时,表演者会不相信自己所表演的行为,戈夫曼把这种表演者叫做玩世不恭者。例如,部队的士兵在刚进入部队时要遵守各种规章,他们内心没有真正的接受就是玩世不恭者,但在为了集体荣誉而去遵守时就是真诚。这两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

3、舞台。舞台是表演的重要区域,它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


1)前台。戈夫曼把前台看作是个体在表演期间有意无意地使用的标准类型的表达装备。用戈夫曼的话来说,“在行动者担当一种已确定的社会角色时,他通常发现一种特定的前台已经存在,所以前台是易选择,不易被创造的”,所以它制约了表演者,前台是一种设定好的场景,它要求表演的是理想化、社会化的自我。前台包括舞台设置和个人前台两部分;其中,舞台设置就是舞台布景和道具,它是演员表演必须的场景,它是表演者互动的实体背景。如,扮演学生角色需要的教,扮演医生角色需要的诊所等。

2)后台。后台往往表现的是表演者不为人知的一面,这里是观众和局外人不能够进入的地方。前台是预设好的地方,表演者必须按照剧本进行表演,不能够有差错,一旦进入前台表演者就要完全进入状态快速切换,而后台表演者可以非常放松的在里面,可以不用顾忌形象和观众的评价,表演者可以卸下伪装尽情的回归自我。例如,餐厅在营业前服务员要把餐厅打扫的干净整洁,后厨是客人不能够进入的地方,厨师在里面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水平,可能有的时候餐具都是循环利用的,因为客人不会进入后厨所以也不会有所察觉。

4、剧班。一场完美的表演需要演员间的合作,需要演员间的彼此配合。在对剧班表演的论述中,他指出对某些特定情景定义的维护是剧班表演进行的前提。剧班在设定的具体场景中有序进行,每个表演者既要按照剧本完成表演同时也要协调同伴间的表演,这样才能够使一场演出达到完美的效果。剧班成员间像是有种约定俗成的契约,每个人都会遵守。例如,寝室文化节,每个寝室都想得奖,因为得奖可以加分,所以寝室的每个人都会努力的装扮寝室互相帮助配合,即使有的人不想参加比赛也没有用,因为这是集体项目,寝室的每个人都要参加,如果你不配合其他人就会督促你去完成你应该做的。

戈夫曼认为,如果一个剧班的演出能够顺利进行,那就要保证不允许一个个体既加入剧班又加入观众。剧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忠于自己的演出,对剧班的其他成员做到协调配合。 二、印象管理

在印象管理中,除了要对一系列有意性的行动进行管理之外,还要应对一些非期望的行动,如一些无意识的行动或者突发情况等。我们在表演的过程中表现完美,实际上就是想得到观众的认可,表演者很在乎观众的态度,表演者通过影响他人来控制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使别人对自己的印象进行刻意的管理,使得自己在别人心中树立完美形象。 (一)理想化表演

如果你想在别人眼里留下好印象,那就要求自己采取某些表演技巧来掩饰自己,使自己可以展示一个理想化的形象。戈夫曼认为,理想化就是使表演与它所处的社会的理解和期望相符合。也就是说,表演者理想化的表演其实就是社会众所认可的规范要求,而表演者想要掩饰的就是与社会规范相背的行为。表演者可能在私下不遵守,这样往往会使表演者感到愉悦和满足。例如,学生在上自习时,老师在教室看着就会认真学习,而当老师离开时就会聊天、打闹。

(二)神秘化。在表演中,演员和观众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让观众了解表演者的底细,这样会使观众产生好奇心、敬畏感,从而让观众对演员加深印象,这就是神秘化表演。例如,公司中的总经理都有独立的办公室,一般都表现出居高临下的状态,这样就会给员工产生神秘感。

(三)防卫品性及措施。在表演过程中,有时因互动双方无意或者有意的行为会造成表演崩溃,即出现事变。它包括无意动作、不合时宜的闯入、失礼和当


众吵闹。这些行为使表演者导致整个表演不协调。对此为防止这些事变的发生和由此造成的窘迫,所有参与互动的人和没有参与互动的人都必须具备某些品性,并将这些品性表现在为保证演出而使用的各项措施中。在演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演出的失败。而印象管理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避免这些事变,这就要求剧班的成员相互协调来进行补救表演。补救措施:(1表演者为了补救自己的演出采取防卫措施。这就要求表演者必须保守剧班的秘密,剧班成员都对剧班忠诚,服从角色安排。不能将同情心转向观众,加强举办成员的团结意识,加强内部团结。(2)观众或局外人为帮助表演者使用的保护措施。当表演必须在局外人面前进行时,局外人会表现出漠不关心的行为表现。例如,当一对恋人在公开场合亲热时,其他人往往会表现出视而不见的态度。

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要考虑他人的反应,是一种人际交往互动的礼仪。有助于人们在面对面的互动中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可以更好的建立人际交往。 三、对《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实现》的一些思考

戈夫曼将戏剧理论相关概念引入符号互动论,使符号互动论更加形象生动。但戏剧理论有一些局限性,他仅仅停留在微观互动的领域。

第一,戈夫曼用戏剧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戏剧理论确实有代表性,但是并不能够完全代表社会现象,戈夫曼所揭示的大部分都是社会现象中消极的一面。

第二,戏剧理论很注重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表演者在戏剧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戈夫曼又提到表演者又受剧本的限制,这两点有些矛盾。他认为人的主观因素占据主导地位,社会条件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就会受社会条件的制约,这是不可更改的,也是人们所必须遵守的。

第三,印象管理是戈夫曼书中重要的一点,每个人都注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每个人都在演戏,感觉我们生活在不真实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在为了赢得自己的虚荣心,希望得到观众的认可。如果我们一味地按照戈夫曼的理论分析社会现象,将会使人产生各种消极避世的生活态度和观点。

戈夫曼用戏剧理论来解释我们复杂的生活,这样解释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简单的用戏剧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将不利于人们建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戏剧理论过度的强调了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观因素,同时他又认为社会中的约束、规范对个体有很大的制约,这两种观点是相互矛盾的。个体的自身社会为的产生其实是一种自我表达的过程,有些场景下是自我的真实呈现不含有虚假成分。但戏剧的表演却是虚假的,因为它依靠剧本的要求进行表演。虽然有其矛盾的成分掺杂,但透过剧班的表演也可以看出我们真是生活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参考文献 [1]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15.

[2]W.D珀杜.西方社会[M].贾春增,李强,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 335. [3]汪广华.述评戈夫曼的社会拟剧理论[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9.

[4]文军.西方社会学经典命题[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145. [5]孟蔚.戈夫曼戏剧分析理论述评[J].文化研究2008,(5.

作者简介:张丹丹(19913),女,黑龙江省嫩江人,中央民族大学课程教学论专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ab07fb1f5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