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现代诗歌教学与实践活动》,欢迎阅读!
高中现代诗歌教学与实践活动
诗歌是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为现代新诗,可见编者是要以这种语言简练,具有高度概括性的体裁将学生引入文学的殿堂,然而一个单元四部作品的学习是否能达到编者的目的呢?我想更多的情况不过是走马观花。如何通过这一教学环节使学生爱上诗歌,爱上文学,爱上我们的语文课,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钻研,对整个教学环节要做好设计,真正实现《新课标》所说的“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此,我制定了一套现代诗歌教学模式,即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四个环节来达到我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环节一、设计好第一节课的切入,激发学习兴趣。
以往教师采用的是上一课,赏析一课的方式,当然也会借助多媒体教学。我在认真备课,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更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为此我在第一节课就将本单元的所有作品呈现给学生。我从网上下载了四部作品的配乐朗诵视频,在对诗歌这种文学体裁介绍完后,播放给学生欣赏。要求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内容时,注意朗诵者的语音变化,表情,动作等等。由于四部作品均为名作且风格不同,加上朗诵者声情并茂的表演,视听达到了很好的统一,整节课萦绕着诗歌的氛围,这种教学方式极易引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也易于让诗走进学生的心灵。
环节二、课前朗诵,扩大阅读量。
在第二课的教学内容结束后,开始课前朗诵活动。每节课安排三
位同学朗诵,按学号进行,要求学生自选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作品,时间控制在两分钟左右,尽量背诵,教师做好相应的记录。在学生朗诵完后,教师做适当点评,对优点缺点均指出,为后面的同学提供借鉴。
某些教师会担心这种做法耽误了教学进度,其实不然,课前朗诵的形式,因为内容是学生自选的,绝大多数学生会在课后精心挑选出自己喜爱的诗歌,如《我爱这土地》《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棵开花的树》等,这无形中扩大了学生自己和全班同学的阅读量。同时按学号进行,给了每一位同学展示自我的机会。对于朗诵基础好的学生,成为我下一项活动的备选者;对于个别内向胆小的学生,则是一次极好的锻炼机会。所有学生朗诵结束后,我也示范朗诵了一首汪国真的《我微笑着走向生活》。课前朗诵活动的开展也为学生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基础。
环节三、诗歌创作,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我在本单元的教学之初,就让学生清楚我的教学计划与目标。随着课程的推进,要求学生在课外随笔中尝试着创作自己的诗歌。要求内容积极健康向上,形式不限,以新诗为主,每人至少写一首诗,鼓励多写。随笔中的好作品有时拿在课上与学生共赏。
课前朗诵活动结束后,专门安排一节课给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推荐作品。具体做法是: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5人,将自己在随笔中创作的作品拿出来在小组进行探讨和修改,最终各小组至少要完成一篇个人或集体创作的作品,可配以背景图片,最后小组成员将作品通过邮件的形式发送给老师。(附学生部分作品)
此项活动的开展是课堂教学的有力延伸。一是让学生在创作中体会如何运用意象和一些诗歌的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二是让学生在自主的创作中彰显个性;三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在修改作品中互相取长补短;四是促进了学生对信息化技术的重视。
对学生提交的作品,我一一认真审阅,尽量尊重原作,适度修改,最后彩打三份,一份装订成册,成为高一(3)班的诗歌创作集,一份张贴在班级的“滴水藏海”专栏,供学生互相学习,一份给作者装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964f146aa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