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自然的语言》片段教学的思考

2022-04-25 02:20:0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大自然的语言》片段教学的思考》,欢迎阅读!
片段,大自然,思考,语言,教学
对《大自然的语言》片段教学的思考

片段教学的实践活动,对培养教师灵活处理教材、有序地掌控课堂节奏与秩序等方面的能力,有着特别的意义。面对片段教学这一新生事物,教师应把握好处理尺度,不断提升师的基本功,才能水涨船高。

但由于不少教师从未参与、接触过片段教学,对这新生事物的拿捏不到位,难于把握活动的尺度。笔者曾聆听了六节《大自然的语言》第一、二自然段的片段教学课,发现有的教师囿于说课的泥潭,有的教师脱离单元与篇章的教学目标就段教段,有的教师把教学目标只锁定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囿于说课的泥潭,显然是摸不着片段教学的实质;脱离单元与篇章的教学目标就段教段,显然是割断了单元教学目标的连贯性;把教学目标只锁定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是忽视了科普文章的学习重点。

不妨先梳理一下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的写作思路:第一、二段,告诉人们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第三段,介绍什么是物候学;第四、五段,介绍观测物候的仪器;第六至十段,着重说明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最后两段,阐述研究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大意义。整篇文章字里行间里流露出了科学家殷切的希望——“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可见,《大自然的语言》条理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把一门复杂的科学知识介绍得浅显易懂。无论是思路的确定,还是语言的表达,都是为了介绍物候学这门科学,这也是科普文章的特色。因此,学习《大自然的语言》这篇科普文章,第一元素是要习得科学知识。人文知识也好,自然知识也罢,都要让学生开拓视野。正如单元提示所说的阅读这些课文,可以使学生接触到许多知识,开阔眼界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还可以学习正确的科学方法。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可谓是学习目标拿捏不准了。 综上所述,学习《大自然的语言》第一、二自然段,应把学习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习得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一科学知识;能力目标:学习语言表达准确性的技巧 科普文章学习元素中,科学知识元素是核心,其中包括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是每文必备的,不可忽视的。而语言品味元素,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因此,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片段,享受了科学知识之后,才来品味片段的语言艺术,这也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聆听了《大自然的语言》的片段教学课,引发了笔者对课堂片段教学的如下思考: 第一,要把握好对教材的处理尺度。这集中体现在教学目标的把握与确定应具备以下要素: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关注学情,目标明确,可操作;正确处理片段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作用,重点突出,难易适中。

第二,要把握好对课堂活动的管理与组织尺度。这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实施与方法的选择上。科学地处理学习内容的内化与外化问题,善于启发引导,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习容量适中,学习手段恰当;教师的讲解无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思路清晰;造合理的学习氛围,活动安排恰当,注重师生的互动,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人品教育的渗透。

第三,要不断提升教师的基本功,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教态自然,有亲和力,灵

活应变课堂突发事件;语言流畅,得体,简洁,有感染力;书写规范,板书设计合理。


借助于以上的思考,笔者亲自上了一堂《大自然的语言》第一、二段的片段教学课,提出来与同仁们一起分享。 1.教材分析

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言研究大自然的语言的科学就叫物候学。本文就是介绍物候学的科普文章,其写作思路是第一、二段介绍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第三至五段,介绍物候学及观测的仪器;第六至十段,说明影响物候现象的因素;结尾两段,谈研究物候学的科学意义。

文本的特点是,条理清晰,语言表达准确,科学知识介绍浅显易懂。 2.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习得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科学知识。 能力目标:品味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延伸拓展:如何让作文更生动。 3.学习策略

学习重点: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学习难点:品味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课时安排:22分钟。 4.学习程序 课文导入。

早上,你高高兴兴地背起书包,走出家门,抬头望天,天空布满乌云,一阵风吹来,凉丝丝的。你的第一感觉是否和教师一样:快下雨了,一定要带雨具。 如果,我们把这段话改为这样:

早上,我高高兴兴地背起书包,走出家门,抬头望天,天空布满乌云,一阵风吹来,凉丝丝的。耳旁传来乌云的声音:我的朋友们,请带雨伞,我已憋不住了,要下雨了。 乌云会讲话,显然是采用拟人的修辞。我要下雨了是乌云的语言,这样的描述就生动了。

那么,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请同学们朗读第一、二段,从语段中找到答案。 演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文本。 师生互动。

师: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请在第二段中找到问题的关键句子。 (学生回答。)

师:花香——杏花香了,传语赶快耕地;鸟语——布谷鸟唱歌,要割麦插秧。 研究一下上面语句采用了哪两种修辞?


(学生回答。)

师:了解大自然的语言,其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师:小结——大自然的语言,是采用拟人、比喻的修辞,其意思是人们根据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即下文要介绍的物候学知识。 5.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协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认识环境。 协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态度和习惯,期待能发展学习潜能。 教师应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才能有所建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8525dfd87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