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犯罪学》,欢迎阅读!
犯罪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狭义犯罪学 2.广义犯罪学 3.犯罪现象 4.犯罪规律 5.犯罪原因 6.技术预防 7.有组织犯罪 8.犯罪结构 9.犯罪状况 10.犯罪预防 11.犯罪预测 12.职务犯罪
二、简答
1.简述犯罪黑数及形成原因 2.简述促成犯罪发生的主体因素 3.菲利的“犯罪饱和法则” 4.犯罪预防的基本原则 5.犯罪现象的3个层次内容 6.简述犯罪规律
7.简述我国综合治理方针的概念和特点 8.职务犯罪
9.简述常见的犯罪人分类 10.犯罪学的价值或功用
11.挫折—攻击理论的基本内容 12.犯罪学与刑事政策学的关系 13.标签理论的基本内容
14.简述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及其与刑法学的关系 15.犯罪社会预防政策的基本原则 16.简述犯罪的根源
17.犯罪的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关系 18.简述犯罪学的研究对象
19.简述犯罪人类学派的基本观点 20.简述犯罪社会原因的特点
三、论述
1.试论犯罪预测的概念与特点 2.失范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启示
3.论述犯罪古典学派与犯罪实证学派的区别或差异
4.龙勃罗索关于犯罪学的基本理论(生来犯罪人、犯罪原因、类型和对策)及其影响
5.试论中国现代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
6.综合刑事犯罪实际,谈谈认识与研讨刑罚预防效能原则的价值 7.试论犯罪现象的属性 8.试论犯罪预防及特征
9.如何确定犯罪学的研究对象 10.犯罪根源的特征
四、案例题 1.被告人黄勇(1974年生,初中文化,未婚) 自小受反映暴力题材影视剧影响,梦想成为一名杀手。2001年因父母进城打工,家中无人,黄勇认为实现杀人梦想的机会来临,于是家中面条机架改装为杀人机器,取名为“智能木马”。经过专锌策划后,决定向经常出入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的男性青年(因为黄勇认为杀女人不是武士、英雄)下手,实施杀人计划,实现自己的杀人梦想。
2001年9月份的一天,被告人黄勇在平舆县电影院录像厅认识了县二中学生路宁波,黄勇以加中拿钱一起玩游戏为名,将其骗至自己家中,有以要想得到钱,需经过“智能木马”测试关为由,将路宁波捆绑在“智能木马”上,趁其不备,用百部条将其勒死,并扒光衣服 ,用菜刀将尸体肢解后埋在院内,后黄永江路宁波衣服全部焚烧。从2002年夏至2003年10月,黄勇以上述办法实施了15其杀人行为,杀死16人(绝大部分是在高中寄宿的中学生)。2003年11月4日,黄勇在星辰网吧以外出游玩、回家拿钱为名,将驻马废纱厂工人张新(19岁)骗至自己家中,又以经过“智能木马” 测试关为由,将张新捆绑在“智能木马”上,趁其不备,将其勒昏,张新醒后,向黄勇求饶,言称以后赚钱养活他,听他话,为其效忠,黄勇心软未杀,但持续关押4天, 其间黄勇多次想杀张新,并将其勒昏,但有数次备掌心哀求而中止,中间因张新感冒发烧,黄勇还特地外出买要给其医治,第4天,黄勇带张新乘车进城,将其放掉。据张新反映,他求饶时,黄勇曾说“杀手最后一刀不捅向敌人,便只能捅向自己”。 张新被放走后当天未回家,而是住在同学家中,第二天回家被家人查问,告诫父母后,其家人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局于11月1日将黄勇抓获,黄庸供诉了全部犯罪事实。按照黄勇的供诉,公安机关在黄勇的屋内院内的6个大坑中挖掘出17具,被害人尸骨。 试问:
(1)、黄勇的犯罪动机、目的 (2)、本案能引发的犯罪原因问题
(3)、黄勇是否具有犯罪中止和自首情节
(4)、结合本案,谈谈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与防范问题
2. 刘某,女,1979年出生致聋原因不明,在聋校读至四年级时因父亲病逝退学,家境困难,刘某试图找份工作供妹妹继续上学,后来在街上遇到一聋人(同案),在交谈时同案告诉刘某,可以带她去找工作,刘某没有多想,也没告诉家人,就跟着同案一起来到深圳。2004年12月26日,刘某在103公共汽车上,趁人多拥挤之即,拉开失主的红色背包,盗取钱包和手机后下车逃跑,刘某最终被群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78f892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