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的教师职业生涯的成长历程》,欢迎阅读!
我的教师职业生涯的成长历程
福清市实验小学 林雪玲
我是一个平凡的教育工作者,今天能幸运地站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的成长历程,分享我的成长感言,要感谢领导和广大同行对我的关爱培养和鼓励支持.我发言的题目是《我的教师职业生涯的成长历程》。我的演讲没有华丽的辞藻,就如我的成长没有太多的鲜花和掌声。
1991年的秋天,我步入了师范校门,这就决定了我将要与校园生活一生结缘。我选择了在一般人眼里看来又苦又累又不实惠的职业,但我却喜欢。我愿意生活在没有喧闹的校园里,在这片纯洁的土地上撒播爱心,收获真情。同时,我认为要使自己永远年轻就得有一颗年轻的心,与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不就永远年轻了吗?我幸运我的选择,自认为校园生活风景这边独好,使我远离社会的喧嚣,耕耘自己的人生。
三年后的秋天,我怀揣着“长乐师范优秀毕业生”的荣誉证书,回到了家乡所在的镇中心小学。十八岁的我,第一次走上了讲台,面对看似与我一般大小的学生,热情与慌乱一样多。我暗下决心,要把每一个学生都吸引住,让他们喜欢我。但我也知道光凭我的热情做不到这一点,教师至少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二是教师要有较深厚的学识,三是教师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还知道那时的我依然稚嫩,于是我朝着这个目标奔去……
坚定一种信念——相信“我能行”,用行动来坚守意志
和许多新分配的老师相比,或许我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幸运儿.第一年的期末学区统考,我所带的班级竟考出学区第一名的好成绩. 对于一个刚分配的毫无教学经验的新教师而言,这在当时是很难令人置信的.也因此,在接下去的日子里,我获得了很多的机会,学区的研讨课、示范课、教学片的赛课,仅仅四年的时间,我上了十六场的公开课.今天的我首先应该感谢的是曾任的上迳学区的领导们,感谢他们给了我一次又一次的机会,让初出茅庐的我隐隐约约有了一个感觉——我应该还行吧?在一次教学片的赛课之前,不经意听到进修校的陆秀珍主任对与会的部分老师说的“下一节课是上迳学区的林雪玲上的,这个老师素质很不错。”这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却给予我无穷的信心,那一年我二十岁。从那以后,我就坚信自己一定能行,心中升腾起一种信仰,对教育的信仰。这种信仰后来就成为鼓舞自己一路前行的动力。
1997年秋天,因工作需要我被借调到由教育接管组入驻的侨兴小学(也就是现在的三华小学),那是一所封闭式管理的学校。初来乍到的我对外界教研的渴望,逐渐被学校内部如火如荼的教研氛围填补。借调的两年,我进行了主题中队会、写字、阅读课等教学展示,使自己得到进一步的磨练、完善。
2000年秋天,我加盟元洪附小。2007年秋天,我跻身于实验小学。我深知课堂,是老师劳作的田地,只有把根深深地扎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结出的果子才会香甜。一个教师的成长,固然离不开公开课,但是最能磨炼人的,则是日复一日的家常课。因为教师的真正价值,体现在自己所教的学生身上!于是,备课、写教案、写反思,就成了每天晚上的必修课。在2007年福州骨干教师培训其间,在导师的指导下,使我逐渐形成个人的朴实、扎实、真实的课堂教学风格。课堂上,我尽量善待每一位学生,善待学生的每一次提问,善待学生的每一次“灵光一闪”的创造与感悟。我的语文课力求承载着“价值引领,铺垫人生底色;习惯培养,形成持久学力;兴趣激发,引入读书殿堂”这三大功能。课堂,也就成为我和学生幸福栖居的天堂。
参加相关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那么,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需要教育理论提升的,没有理论支撑的教育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而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用课题研究来推动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认识,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古语曰“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为此我先后承担了省级课题《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研究》、国家级课题《指导——自主学习》、《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语文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指导策略研究》,课题实施过程中还被评为国家级课题《指导——自主学习》优秀实验班教师。然而在课题实践中,必然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这无形中也给予我不得不广泛阅读的压力和动力,因此我利用课余时间和所有课题组老师相互探讨、互相推荐参考书目,从最初的只重视教学技能进而转变为重视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从重视教学知识点的传授转变为重视学生人格的发展,教育视野得到了开阔,教学方式得到了改变。通过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从教学主体、教学目的和教学工具等方面获得体验,并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使自己不断成熟起来。
在教学研讨活动中,不仅培养了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同时还能不断解放思想,善于运用科学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大胆尝试、锐意创新。“模仿就等于自杀。”我常常用这句话激励自己。于是在《古诗复习课》、《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低年级写话指导》这些无人问津的课型上做了大胆的尝试,所执教的市级公开课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我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也逐渐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
恪守一种精神――把每一个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
在工作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在于对每一个学生的爱,去爱每一个学生。让我们去喜欢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很自然,但爱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就不容易了。记得第一次接手一年级,一个班级有七十二位学生。这样的状况,不论是给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是班级管理,都带来严峻的挑战。每当我看到或听到有的教师发出无可救药的叹气声时,我就在想为什么不用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学生呢?于是,“把每一个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就成为我在班级管理中的座右铭。我静下心来,以静制动、尊重宽容、平等的态度去面对他们。课堂上学生走神了,我给他们一个眼神,或者不动声色地走到他们身边,轻轻地制止他们的小动作。学生自会领会,从此不会再犯。这比厉喝一声、引起全班同学注意而耽误上课要好许多。“我们的约定”(对学生在校的听课、发言、作业、早读、午间阅读、卫生、路队、两操都作出明确的规定)、一周一次的“快乐传递”喜报、“友情告知”、“丫丫脚印”就成了我们班级最为亮丽的风景线。有付出必定会有收获,我所带的班级在学校的考评量化中年年评为学校的“文明班级”、“五星示范班”,班级学生因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受到同行和家长的高度肯定。我也多次在学校进行《习惯养成,抓好开端》、《一份期待,一种收获》等班级常规训练以及主题家长会经验交流,使自己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积累下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得以推广、辐射。尊重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爱,也使教师的人格魅力增强。当学生看到我的时候不是横眉冷对,或躲躲藏藏,而是高兴地迎上前去,亲热地叫一声“老师”,那是何等的欣慰!我认为对学生的爱就像对大山呼唤的回音一样,你给予什么,它就回应什么。虽然我并不为回报,但我却收获了喜悦与真情。
执着一种追求——从小事做起,在平凡中实现自我
1997年毕业至今,辗转了好几个学校。常常站在新的起点,一切都得从头再来。因此,一种追求,成了我不变的执着——从小事做起。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探究活动在学生兴奋嘈杂开始,在老师和学生的手忙脚乱中进行;在老师声嘶力竭的叫停和学生的依依不舍中结束,出现了“一动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我及时确立“低年级课堂的调控策略”的研究课题,开展年段研究活动,真真正正解决老师们眼前最棘手的问题。课题确立后,我首先将这一课题的研究初衷和思路与全组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6921df37c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