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家庭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范本模板】

2023-03-08 18:27: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家庭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范本模板】》,欢迎阅读!
家庭暴力,浅析,范本,青少年,犯罪


浅析家庭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摘要: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带普遍性的、 严重的社会问题 ,被称为是世界的 “三大公害” 之一.家庭暴力的伤害造成了一大批问题青少年 ,他们往往性格怪异 ,对人、 对事冷漠 , ,甚至仇视家庭和社会.他们从与父母行言语对抗发展到行动对抗 ,甚至成为家庭暴力的制造者 ,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可见 ,家庭暴力与青少年犯罪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关键词:家庭暴力;青少年犯罪;影响;对策

正文:青少年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包括家庭、 学校、 社会等多种因素。其中 ,家庭的负面影响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直接的和重要的原因。家庭暴力和青少年犯罪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家庭暴力容易导致青少年形成犯罪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青少年犯罪的几率.

一、家庭暴力的界定及现状

何谓家庭暴力,当今学术界存在相当大的争议,随着新婚姻法的出台,“禁止家庭暴力”第一次被写进我国的法律条文中,所谓家庭暴力是指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家庭及其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其受害者主要是妇女、儿童和老人.青少年既可以因为遭受父母的暴力侵害而受到心灵、健康上的伤害,成为家庭暴力的直接受害者,也可以因为长期目睹、生活在充斥暴力的家庭中而得不到关注和照料,感情需要和欲望得不到满足,形成不健全的人格,变得充满敌意和恐惧,构成反社会行为或犯罪行为的基础,成为家庭暴力的间接受害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家庭暴力问题越来越突出,从家庭暴力现象的发展的趋势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数量不断上升.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90年代发生的家庭暴力与80年代相比上升了254%。本世纪的发展速度更快.2)精神暴力更为普遍。一般情况下,提起家庭暴力,一项名为“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对策研究与干预"研究,结果表明,与拳打脚踢的身体伤害相比,精神暴力更加普遍,研究专家们指出,长期遭受精神暴力容易出现情绪表达障碍和性格扭曲等.3)青少年实施家庭暴力的现象越来越突出,由于长期目睹或直接遭受家庭暴力而造成青少年对家长实施暴力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而且其手段往往残暴、凶狠,由此造成的血淋淋的家庭惨剧的情况时有发生。

由此可见,家庭暴力已经不仅是家庭的问题,也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愈演愈烈.同时,家庭暴力对青少年的伤害很大,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二、家庭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一个人不是天生就是英雄,也不会天生就是罪犯.他的成长发展是家庭和社会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家庭作为青少年幼年起最主要的社会,是一个社会化进程的起点,对青少年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发展起着头等重要的作用。青少年会是家庭的直接受益者也会是直接的受害者,就看家庭给予的是什么.家庭暴力是一种极为负面的家庭环境因素,造成家庭气氛紧张,伤害了家庭成员的身心,同时也造成了青少年不良的个性.

(一) 家庭暴力是青少年产生不良意识、行为的催化剂

作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青少年受到的不仅仅只是皮肉上的痛苦,更严重的是心灵上的创伤与扭曲以及由此带来的成长方面的各种问题。家庭暴力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整体而言,家庭暴力提高了青少年犯罪的几率,对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心理意识及行为产生了极负面的影响。

1、家庭暴力造成青少年的家庭教育不当或缺陷

充斥暴力的家庭,是无法给青少年以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家庭暴力本身就是一种不良教育,给青少年提供了一种不良的行为示范,对青少年产生了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2)作为家庭教育的实施者,存在家庭暴力倾向的家庭成员其本人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家庭教育者,不可能给青少年以良好的家庭教育(3)采取暴力手段进行的家庭教育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教育的目的的。有些父母对青少年学习成材的期望过高,又不切实际,当孩子达不到其要求时,便随意打骂或限制孩子的人身自由,导致青少年的逆反心,甚至憎恨父母,对父母实施暴力,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家庭暴力造成青少年严重的心理创伤

“不打不成材”是我国相当多的父母教育子女时信奉的一条古训,一些父母还把打孩子作为教育经验之谈.父母对孩子无论是显性的“棍棒式的强制”,还是隐性的“温柔的强制",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都是分成严重的。有关调查分析表明:

(1)经常打骂会加剧不良行为的产生调查结果显示,当未成年罪犯有些不良行为时,父母对其打骂的不仅没有制止反而会加剧孩子的不良行为。相关分析表明,被家人“经常打骂”的孩子,有不良行为的比例高于没有被“经常打骂”的孩子的比例。[6(P27) 2一半以上的孩子离家出走与被父母打骂有关调查表明,未成年犯离家出走,有一半以上与父母打骂有关,其中65%是父母“无缘无故打骂”,27.5%是“自己犯错怕父母责备"17.7%是“自己犯错被父母打骂".

3)情感环境恶劣导致极端性格.生长在父母争吵不休和被打骂的恶劣环境中的孩子,会受到极为严重的心理创伤。性格暴躁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内在动因,而父母的家庭暴力则是未成年人这种不良性格和心理产生的重要根源,也是青少年日后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源。 3、家庭暴力的不良示范作用对青少年犯罪造成的影响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父母良好的榜样作用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材,而父母的不良行为的熏陶,则容易导致青少年行为不端甚至犯罪。家庭暴力行为是给青少年的一种攻击性示范。青少年由于长期目睹父母打闹或受到父母打骂,很容易模仿父母的惩罚性行为,学会打架,斗殴,并经常以暴力方式对待他人,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用暴力来处理问题的思维定势,并会逐渐形成其固有的性格特征,在心理上鲁莽凶暴,容易冲动,胆大妄为不计后果,这种心理特征很容易造成不良意识并恶化为犯罪的心理。

(二)家庭暴力造成青少年不良的个性

我国宋朝哲人王应麟曾说过“养不教,父之过”强调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个性形成,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青少年通过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的氛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其犹如一张白纸的心灵就逐渐地被涂成了各种各样的颜色。家庭中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良好个性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家庭暴力则更影响了青少年个性的形成.家庭暴力对青少年不良个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家庭暴力造成青少年的认知偏离

所谓认知 ,是指对客观世界的信息进行吸纳、 辨识的心理活动。而认知结构是指人对客观世界进行察觉 ,形成内部观念的系统。人的认知结构处在不断变化、 发展的状态。生活在充斥暴力行为的家庭中的青少年,长期耳濡目染家庭的暴力行为,很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纪观等。

1)家庭暴力容易形成青少年自我为中心的阴暗世界观。比如,青少年长期目睹家庭成员之间一幕幕的暴力场景,看着他们从和睦走向对立,从而怀疑人间的真情,认为社会中“人吃人",没有情义,并可能崇拜暴力,而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形成一种思维定势。 (2)家庭暴力容易形成青少年极端唯我化的人生观.他们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并将其作为人生信条,对他人的不服从或不随自己的意志转移而施以暴力.

(3)家庭暴力容易使青少年形成扭曲的道德观。家庭暴力所表现出的无理,残暴,凶狠等容易导致青少年是非善恶不分,缺乏或丧失“良心”体验和同情心,在伤害他人时没有内疚感,形成与社会道德相悖的道德观。




(4)家庭暴力容易形成青少年冷漠的法纪观.由于家庭暴力具有隐蔽性等特点,在未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之前,往往是在“悄悄地"罪。目前大多家庭暴力没有受到法纪的惩罚,加上一些不良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使青少年形成对社会法纪观念的无知,漠视与敌视。 2、家庭暴力造成青少年的人格障碍

青春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家庭暴力又往往造成了青少年人格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青少年在家庭中经常遭受父母的打骂,心理受到的压抑,长期积聚于内心的不满情绪一旦爆发出来,就会选择过激的行为来发泄积怨,造成青少年的攻击型人格。

2由于青少年情绪的爆发性和行为的冲动性,对社会对他人冷酷,仇视,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经常发生反社会言行,不吸取教训,缺乏内疚感与罪恶感。家庭暴力造成家庭的破裂,青少年被父母抛弃或忽视等,都造成了青少年这种反社会型人格。

(3家庭暴力下的青少年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如自身不良的学习状况,不良的人际交往等。自卑感容易导致青少年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发生嫉妒,愤怒等情绪,心态容易失衡。另外父母对青少年要求过高,无端打骂等,都很容易导致青少年形成这种逃避型的人格。 3、家庭暴力容易造成青少年的情感障碍

青少年正处在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 ,需要进行各种不同情感的体验,实现个体情感的社会.合理的家庭结构 ,和睦的家庭关系 ,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青少年情感的健康发展。家庭暴力无形中营造了一种紧张的家庭气氛 ,使青少年难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抚爱 ,造成情感方面的种种问题。

一是高级社会情感的缺乏.随着年龄的增大 ,青少年应该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感、 美感、 理智感等高级社会情感 ,而在家庭暴力的影响 ,青少年的社会性情感方面常常是歪曲的 ,至少是发育迟缓的 ,要比正常青少年的社会情感的成熟程度要低。

二是情绪的不稳定.青少年长期生活在家庭暴力所带来的恐惧之中 ,表现出易激怒、 焦虑、 烦躁等特点 ,很容易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刺激和生活琐事中的冲突爆发激情 ,导致冲动性行为的发生。

三是情感冷漠.在家庭暴力长期的和反复的强刺激下 ,可能逐渐从紧张焦虑转变为情感冷漠 ,对周围事物麻木 ,缺乏同情心。 此外 ,严重的情感障碍还表现为一些心理疾病 ,如抑郁症、 强迫症等。家庭暴力造成的青少年情感障碍 ,使青少年内心被一些消极的情绪和情感所充盈 ,久而久之 ,很容易形成犯罪心理. 三、防治家庭暴力、减少青少年犯罪所面临的难题

家庭暴力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已成为当今中国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防治家 庭暴力,降低其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作用,主要面临三大难题.

(一)处置家庭暴力面临一系列法律困境⑤

为了禁止家庭暴力,加强对受害者的保护和救助,我国的《宪法》《婚姻法》和《未成年人 保护法》等都明确规定了“禁止家庭暴力” 但是,另一方面,相关法律又规定,普通的家庭暴力案件必须是“告诉了才处理”,而18岁以 下的青少年普遍不知如何告诉,不敢告诉,且被家长限制告诉,因此,法律法规的操作性并不 很强。 (二)家庭暴力的隐蔽性与复杂性使社会难以干预

家庭暴力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暴力行为的实施者和受害者之间存在特殊的人身关系. 因而家庭暴力也有别于一般的暴力事件而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1)家庭性。即家庭暴力行为发生在具有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使人们对于家庭暴力的态度同对于其他暴力行为的态度 具有很大的不同。2)隐蔽性。由于家庭暴力往往涉及到血缘、隐私、家庭面子观念等问题.受 害人害怕遭到报复或是考虑到保持家庭的完整和成员之间的依赖关系等因素.往往不愿张扬。 (3)复杂 性与持久性.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实施的手段、产生的后果以及造成的危害各不相同.使家 庭暴力具有复杂性.此外,由于受害者对家庭暴力无力反抗或不愿公开,导致施暴者更加为 所欲为,使家庭暴力具有持久性. ()公安机关对家庭暴力处置不力

长期以来,公安机关受多种因素制约,在对家庭暴力案件的处置上存在很多不足.(1)公 安机关对自己应承担的制止和预防家庭暴力的责任认识不够.通常情况下,警察总是认为家 庭暴力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未对家庭暴力行为给予足够重视. 2)我国 目前的法律规范及部门规章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公安机关干预家庭暴力的具体程序及执法 责任。在具体执法实践中,警察 遇到家庭暴力案件时就可能敷衍塞责。而且,家庭暴力 的隐蔽性、复杂性也增加了其中的难度.

四、干预家庭暴力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写过这样一段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家庭暴力的产生与由暴力引起的青少年犯罪现象是多样的,因此,要让家庭暴力远离我们的家庭,控制和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犯罪,就要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构建“以家庭为中心,问题解决为导向”的青少年防止方案

青少年犯罪是社会的重大问题,而家庭暴力已被证实对青少年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减少家庭暴力受害,对防治青少年犯罪有正面的积极作用。今后要减少青少年犯罪,其治本之道需从健全家庭做起,从经济教育社会福利、医疗、公安、司法、职业训练等各种角度切入,全以健全家庭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实行具体的家庭协助之案,才能帮助有问题的家庭获得重建,消除家庭暴力隐患,进而消除青少年犯罪的家庭病因。

(二)普遍实施男女婚前教育、婚姻辅导、家庭经营及亲职教育方案

家庭暴力的原因除了施暴者个人的因素与家庭经济问题之外,最重要的肇因就是夫妻交流不够、家庭功能失序、家庭成员冲突、家庭气氛紧张不和睦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从男女婚前教育、婚姻辅导、家庭经营及亲职教育等干预方案获得预防或消除.因此,国民教育、家教育社会教育机构应该正视这些方案设计的重要性,整体与全面地规划实行,落实在学校、家庭、社区之中,以获得全面成效, (三)改变父母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矫治青少年的不良行为

家庭暴力加剧了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因此,改变家庭的教育方法,矫治青少年的不良行为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有效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方面:鼓励 当子女表现好时,比如学习成绩好,在学校帮助同学,拾金不昧等,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必要时送一些小礼物以奖励他们发扬长处交谈 与自己的子女“打成一片”,倾听孩子们的心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动之以情,使孩子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从而把自觉遵守社会道德、法律规范看作是自己的本分,不能粗暴、简单地做出决定,而不对孩子讲理由.权威 维护父母的权威,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父母的权威不能靠对子女的体罚来实现,关键是自己身正,使子女心悦诚服。酗酒赌博、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的家长,不可能令孩子努力学习限制 家庭里的限制包括:不逃学、弃学、无故夜出;不乱交朋友,尤其是不能与社会上的失学同龄人同流合污;不酗酒、吸烟、赌博、打架斗殴;不购买携带刀具;不进舞厅、游戏厅等。

纠正与制止 对子女一旦出现的越轨行为不能姑息迁就、包庇护短,更不能纵容,不让批评,不让处理.

()学校要强化教育素质的功能,弥补家庭教育的缺陷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人生旅途中重要的一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的缺陷。教育行政管理机关和学校管理部门应大 力提倡把素教育贯穿到学校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角落。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要强调 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中心.而不能以考试为中心、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5df0c9c00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9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