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善良教案 粤教版必修4

2022-10-18 03:00: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语文 善良教案 粤教版必修4》,欢迎阅读!
必修,教案,语文,善良,高中
6、善良

一、关于《善良》

从时间上看,善良是一个古老的道德话题,从感情色彩来看,善良是一个带有人性光辉的褒义词。但是在与现实生活发生碰撞的时候往往会带来一些负面的结果,因而善良又常常被人们所怀疑甚至 否定。这就是善良的复杂性。当代作家王蒙的《善良》,应该说就是这种复杂性所带来的一个作品,文章从现实中人们的善良观善良……过时善良即愚蠢)出发,提出自己的疑问与思考,并试图在 思辩上进行恶扬善,事实上文章也确实表达出了这种价值观念,它没有过多的说教味道,而是借助独有的王蒙式语强有力地弘扬了善良的力量、属性、内涵、结果等正义的一面,在这样精彩有 力的语言中,读者很容易在阅读之中被其折服。我认为这就是这篇文章的重要特点。

《善良》并没有明确地答复人们是否需要善良这样的现实问题,但是字里行间无不散发出善良的芬芳 读者可以从中领会到向善的旨意,显然这就是作者所要表露的观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一向主张 恶扬善,从这点出发,王蒙的观点并没有多大的突破,然而作为一篇富有时代色彩的议论散文,却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社会性。本文写于1995年,正值商品经济大潮涌来之时,可以看出,它是基于人们价值观出现摇摆之时的社会现实而写成的。 二、关于学习目标

善良是一个道德词语,像《善良》这样具有浓厚道德色彩和人生规劝意义的文章,学生应该学什么呢 换句话说,通过接触这篇文章,学生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收获呢?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善良》是议论文单元里的基本篇目,我们可以从文体着眼,以文章为范例,以议论文要素为框架,进行议论文教学。我们也可以从思想教育着眼,从文章观点出发,进行善良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 和水平。我们还可以从语言学习着眼,理解、欣赏、品味文中精彩的语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我们甚至还可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出发,分列不同的学习目标。语文是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一篇文章的教学点是多角度的,然而在有限的40分钟内进行教学,多角只能变成几角,这就存在一个教学取舍的问题,那么,本文应该取什么,舍什么呢文本是学习之本,阅读教学的基点建立在文章上。《善良》这篇文章,从接受层面的角度讲,我认为学生通过阅读,应该能明白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做到读懂文章,同时,从文学层面看,学生还要感受 好作品的语言,做到欣赏文章。因此,从文本研习的角度,我由此引申出两个学习目标,设定为: 1)正确理解作者对善良的看法。2)能欣赏文中的精彩语句。

文以载道,从价值观的角度,我们很容易设定另一个学习目标,比如树立正确的善良观念、端正学生的善良态度、学会用一颗善良的心对待世界和人等等,归结起来就是要学生学会善良和践行善良。很多文章我们几乎都可以这样处理,很多时候我们也希望达到这样的教育意义,但我以为,一节课不足以解决人的价 观等许多精神层面的问题,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认识的提升要在道德实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有效。我们课堂上的努力也许只是使学生受熏陶,而不是使学生能做到,更何况本文只是思辩上的崇善论(认研究,会发现作者并没有讲清楚善良一味善良的区分点),因此,对读者(学生 )而言,本文与其作为一个善良教育的作品,还不如作为一个善良讨论的作品,换句话说,就是 《善良》的作品真正价值和意义不在于它宣扬了善良的正面,而在于它启发了读者(学生)对善良的思考 。很多人生观、价值观的普遍性内容,我们不是没有价值,缺乏的是主体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因此,我认 文学教育的意义正在于此。如果从这样的角度设定学习目标,我想既符合文章实际,也符合学生的生活 实际,因而也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我将第三个学习目标设定为:引发学生有意识地对善良进行思考要学生读完这个作品之后,对善良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进而形成比较独立的看法,我想就达到了思想 教育的目的了,作为一个高一的学生,已经有足够的道德修养分辨一般意义上的善恶,我想无须担心他们会走向异端,他们所要做的是就是思考,以及思考后的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上的思考永远比课堂 上的结论重要,没有答案的课堂并非一概坏事,反而会更具精神张力和筛选空间,这也许就是作品的立人意义。 综合来看,本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1)正确理解作者对善良的看法。 2)欣赏文中的精彩语句。

3)引发学生有意识地对善良进行思考。 三、关于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也就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因此过程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学习目标的 成度。在确立本课的学习目标之后,学生应该如何进行学习呢?怎样学习才能积极欢乐高质高效呢?这 实是课堂教学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善良》这样具有很大讨论空间(内容、语言、思考等方面)的文章,我打算采用对话教学的方式进,在对话中提出问题,在对话中领会文章,在对话中激发思考,在对话中产生疑问,在对话中研究问题。

根据这三个学习目标以及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本课的学习涉及到的内容主要就是思路、观点、语言和讨论四大内容,学习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阅读——感受——理解——思考四个程序,阅读与感受是学习的第一阶段,属于感性认识;理解与思考是学习的第二阶段,属于理性认识。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 前者的深入和提升,整体上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过程具体来说,过程如下;首先,学生要对文章有一个整体感知,这既符合阅读的基本规律,同时也是深入理解文章的前提。做好这 一点,分两步走:一是上课前让学生各自至少自读文章一两遍,二是讲课前学生再阅读一遍。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思考的问题主要有三个: 1)文章的结构如何?争取能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2)在文中划出作者对善良的一些观点。

3)你是如何看待善良的?争取能用生活实例加以解说。

第二,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就是要把握文章结构,这是理解作品的重要一环,是从感知整体到感知局部内在联系的学习转移,这个在课堂上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教师予以点评,同时我 把自己的看法拿出来跟学生交流。我的看法是:全文可从然而人们还是喜欢善良……”这一段划开,分成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作者谈善良的现象(现状)和自己对善良的叩问(思考),后一部分作者对善 良进行阐释和表明自己的态度。现象阐释叩问态度可以比较明确地看到作 者的写作思路,也比较有利于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当然这样的划分并不太符合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其实本文也大体上符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议论文的这一逻辑思维)我所考虑的是是否能给学生一个更好的认识过程,是否能有一种更符合文本的解说方式。

第三,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作者对善良的看法。这个内容,也拟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 读结果,要注意的是作者所批判的观点和作者所表明的观点。

第四,欣赏文中的精彩语句。本文语言运用的两大技巧是排比和对比(我更愿意将其说成是修辞手法的运 用,而不是对比论证的使用,在于从修辞的角度讲解和学习,学生会有更好的体会,而用对比论证 析,虽然扣紧了议论文的文体特点,但削弱了语言欣赏的效果)。当然还有疑问、设问、语言的准确性 欣赏点。第四,跳出文本看文本,引发学生对善良进行思考,重在激活学生思维,答案不必求同,最后向学生推荐阅读王蒙的新著《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

作品的解读、目标的设定到过程的设计整个教学设想体现了我的一些教学主张,应该说大体上是比较 满的,当然课堂始终是个动态的过程,相关的因素众多,具体的教学效果如何,有待教学实践来检测。 四、设想后的感想

1、议论文的文体教学重在文体知识的学习还是文本内容的探讨?两者兼顾就一定是最好的教学吗?如果 不是,轻重问题怎么判定?

2、是否可以根据不同的篇目而判定文体知识或作品内容探讨的学习侧重?是否可以完全分离? 3文本是否可以作为一个话题、问题,而进行探究式的讨论或对话?阅读教学一定是先文本后拓展吗?如果不是,拓展就一定属于失败之举吗?

4、文体的写作知识对于学生的写作究竟有多大意义?四不像文章一定不是好文章吗?文章的好坏由 体来定还是由语言思想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3e321b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