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轼 定风波(此心安处是吾乡)》,欢迎阅读!
定风波
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译文:
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指王定国),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与柔美聪慧的佳人(指寓娘)与之相伴。人人称道那女子歌声轻妙,笑容柔美,风起时,那歌声如雪片飞过炎热的夏日使世界变得清凉。
你(指寓娘)从遥远的地方归来却看起来更加年轻了,笑容依旧,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问你:“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写给好友王巩的歌姬宇文柔奴的,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为受到苏轼“乌台诗
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是众多受苏轼牵连,被贬,且被贬得最远,日子最难过的人。王定国是宰相王旦之孙,当日的王巩何等风光,何等风流得意。苏轼想着这个从小在富贵乡长大的男人,怎受得住岭南的瘴气。幸运的是,他活着回来了,不仅回来了,而且还是满面红光地回来了。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公元1083年(元丰六年)王巩北归,老友相见,免不得一番嘘寒问暖,席间,苏轼问一路跟随着王巩的侍妾柔奴(别名寓娘):“岭南的风土不好吧?生活很苦吧?”
怎么会不苦呢?所有被贬的士子,连苏轼在内,都不免叫苦连天,这不是明知故问吗?苏轼这样问,只是想知道他们在岭南是如何生活的。只听柔奴说: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这句话是给苏轼当头一喝。这几年苏轼自己在岭南过得凄苦,有过快乐,也有过这样那样的怨苦,曾耕梨于东坡,也曾以“一蓑烟雨任平生”而自得,靠着信念的力量走过风雨。他以为自己是真正的胜利者,他赢了风,赢了雨,赢了自己。没想到这个小女孩却只用淡淡的八个字,完成了这次生死攸关的考验。仿佛是居家小女子的口吻,仿佛是修行多年的得道高僧的禅悟。她淡淡说来。似乎说窗外的一阵风、一朵落花。
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 苏轼说柔奴“眉目娟丽,善应对”,只用“娟丽”二字形容,说明她的长相应该是端正的,而非什么绝世美女,放在人群中,绝非主角,但细细去看,十个男子有九个会愿意将她娶回家中。柔奴的智慧是不需张扬的。她说此心安处,便是故乡,这安处,便有生死全然不怕的味道。就是死,我也是带着笑安稳地归去,哪怕外面风骤雨急。她不需要像苏轼一样,有了感悟,便急于立论,是个不立文字的主儿,要不是苏轼无意中记下了她说的这句话,我们便少了一种对美的认识。
上片内容: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指王定国),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与柔美聪慧的佳人(指寓娘)与之相伴。人人称道那女子歌声轻妙,笑容柔美,风起时,那歌声如雪片飞过炎热的夏日使世界变得清凉。
下片先勾勒她的神态容貌:“万里归来年愈少。”从岭南到京城,万里之遥,一路上风尘仆仆,不用想,一定吃了不少苦,但她非但不见老,反而更加年轻了,更加漂亮了。她脸上的笑容里分明还有岭南的梅花香。她把一路的风霜化为盛放的美妆,怎能不美?再看看自己,早已满头银发。大概岭南的日子反而更适合柔奴吧。
柔奴原不过是一名歌妓,在京城,任王巩多喜欢她,也不过是他众多女人中的一个。王巩被贬谪后,家奴歌女纷纷散去,只有柔奴愿意随他远赴岭南,王巩自然感激不尽,只有加倍对她好。
那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岭南过上了“一房两人三餐四季”的生活,柔奴终于成了王巩的唯一,他们像夫妻一样相濡以沫,她为他煮茶添酒,为他一个人唱歌。而他看她的眼神里多了些深情,少了些轻浮,这才是柔奴想要过的日子。这样的日子没有忧愁,没有计较,没有通宵达旦的应酬,有的只是心安。岭南有什么不好?别人能待的地方,自己有何待不得?她活着,所为不过是一袭衣、一碗粥饭而已,所以岭南的生活对柔奴来说,和京城没什么不同。
有了柔奴的陪伴,王巩在岭南也慢慢定下心来,一心一意地读书写字,甚至研究起了养生之法。这和终日美女环抱、酒肉穿肠的日子相差甚远,去无意中符合了养生之道。所以当王巩回到京城之后,昔日的友人发现,王巩不但没有落魄之色,反而更加神采奕奕,性情比昔日更见豁达。两个人分明刚刚去度了蜜月回来,哪里是从鬼门关出来的模样?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任何的当下所经历磨难,你若一味抱怨、逃避,只会苦不堪言。你若用心经营,终将从中有所收获。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37efd7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