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东外滩》,欢迎阅读!
东外滩 开发状况: 东外滩地理位置
杨浦区滨江地段位于秦皇岛路以东、杨树浦路以南或东南,黎平路以西的范围内,因区域内穿越的杨树浦港而得名。东侧的黄浦江再次呈U形大转弯,形成了杨浦区三面环水的滨江地脉特征,这条东向的江岸线在杨浦区内长达15.5公里,是上海中心城区中最长的江岸线,或可以称为“东外滩”。 三大开发区
规划中的东外滩是指杨浦大桥两侧区域和复兴岛地区,是上海市重点开发黄浦江“4+1”地区中的一部分。未来的东外滩主要分三大开发区域:复兴岛将打造本市中心城区独一无二的环岛生态生活区,江浦路规划建成集休闲、娱乐、知识为一体的“渔人码头”,与虹口北外滩相连接的地区将构建“上海国际商贸综合服务区”。
“商贸区”占地面积约80公顷1200亩。据悉,此项规划将依托杨浦区内国际大型采购中心的建设,并与虹口区“北外滩”开发相联动,其功能初步定位为以国际采购、商贸、办公、物流服务、各类中介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同时在周边地区规划建设一批中、高档住宅,为之提供配套服务。去年,上海集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斥资逾20亿元,打造面积达40万平方米的大型高档生态居住园区—————“东外滩之星”就位于此地段。
“上海国际商贸综合服务区”的规划设计国际方案共有5家设计公司入选,分别为:澳大利亚ANS公司、德国DHP公司、丹麦美格公司、台湾大元联合建筑师事务所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
“外滩源”五大功能重新整合日前,《外滩源地区详细规划》获得了上海市规划局的批复同意。外滩源地区位于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属外滩历史风貌保护区控制范围。该区的规划以“重现风貌,重塑功能”为重点,根据黄浦江、苏州河滨江滨河整体规划和外滩历史风貌保护区规划要求,统筹考虑外滩源地区的保护与发展。充分考虑外滩源地区的区位优势、历史文脉和风貌特色,妥善处理好历史建筑的保护、改造和改建的关系。通过环境整治和建筑功能置换,挖掘地区发展潜力,使外滩源地区发展成为集文化、旅游、商业和休闲娱乐、公园绿化五大功能为一体的重要都市功能区。 现状
目前,被誉为财富金三角的大连路CBD、上海东方渔人码头以及秦皇岛路大型候船楼正在建设中,其中核心项目东方渔人码头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最重要的配套设施之—,是专为上海航运中心开展配套服务的国际采购中心;秦皇岛路候船楼则是为世博会宾客提供浦江水上观光巴士的综合性旅游项目之一,拥有700米黄浦江岸线,仅一个候船楼大厅建筑面积就超过5200平方米。未来这里集滨江商务、酒店、休闲、娱乐、旅游、居住于一体的特色,在浦江沿岸是独一无二的。
主要特征: 与历史融合 与商业结合 与环境契合 代表
上海滨江创意产业园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现在是本地最醒目的设计师交流区。园区内原来的上海电站辅机厂,被设计师登锟艳重新定位,于2004年成立现在的产业
园,而登锟艳本人也为次获得当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年度文化遗产保护奖。作为遗产,可以再罗嗦一句,1921年,这片厂房曾经被美国通用电器用来生产老电风扇,现在,那些当年生产的打着GE标志的电风扇,已经成了上海老别墅里最别致的摆设之一。
渔人码头—— ——“交通运输、渔船码头、工厂仓储”向“旅游文化、商业办公、海洋经济”转型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而杨浦区则是上海近代工业的摇篮。黄浦江沿岸的杨浦老工业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现代感十足的水上巴士和古朴的“蓑舟”同时停泊在码头,两条巨大的“卧鱼”和“跃鱼”相映成趣。“渔人码头”滨江杨浦段开建,标志着杨浦老工业区进入形态、功能转型的关键时期。
上海东方渔人码头”建成后效果格外引人注目,两幢主体建筑的外观仿佛两条鱼跃上黄浦江畔。根据整体设计,两幢主体建筑中的商业综合体以“卧鱼”的形象出现,而另一幢主体建筑商业办公综合体则以“跃鱼”的姿态体现。两条不同姿态的“鱼”将与一旁的黄浦江相互映衬。
2010年世博会期间,东方渔人码头地区将是一个体现上海从“小渔村发展到国际都市”历程的观光区。杨浦区政府介绍,建成后的“渔人码头”将保持一般码头的功能,水上巴士等船只都可以停靠。此外,“渔人码头”的周边还将会打造“渔文化圈”,包括“渔码头”博物馆,各种水产标本都将在博物馆展出。为突出渔文化,昔日穿梭于黄浦江上的“蓑舟”也有可能重现“渔人码头”。
发展规划:
黄浦江流经“东外滩”北上,直达长江吴淞口,历史上长江航运进出上海首先停靠“东外滩”,因而这里可比作上海的滨水“东大门”。就“长三角”地域未来发展格局而言,“东外滩”的战略位置可谓举足轻重,其发展态势直接影响到上海的滨水城市形象,以及浦西东部的城市改造进程。
百年工业,百年市政,使“东外滩”拥有了众多的中国工业文明之最:中国最早的机器造纸厂、中国最早的自来水厂、最大的火力发电厂、远东最大的肥皂厂„„ 然而时过境迁,“东外滩”今已风光不再。衰落的产业,凋敝的江岸,凌乱的景观,成为上海水上都市形象的一大缺憾,与外滩、北外滩河小陆家嘴构成的“两岸三角”及世博园址的优美环境形成了巨大反差。
虽然上海也有大大小小的散落状绿地,最大的甚至超过了一个平方公里,可惜上海却没有像温哥华斯坦利森林,为温哥华赢得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冠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浦江江岸线最长的杨浦滨江地带,创建独具上海特色的生态江岸线(“杨浦森林”),将足以同斯坦利森林相媲美,甚至有超过过前者的可能。 在复兴岛江岸上矗立起和平之神雕像(可考虑易地复原外滩和平女神像),作为进入上海水上门户的标志物,屹立东外滩,守望吴淞口。
在“东外滩”这条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都市生态江岸线中,以便捷的流线,将沿江新旧景观一一相连,使之高潮迭起,引人入胜。滨江的“杨浦森林”将是杨浦区乃至整个上海市的沿江绿肺。
在东外滩江岸的中西位置,兴建面向浦江的后工业时代的工业博览中心,用于展示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历程。中心塔柱与圆形主体共同构成了日晷的意向,形成滨江岸线上新的标志性景观。
电站辅机厂整体改造为现代设计博览中心。充分利用原杨树浦煤气厂及煤厂的工业遗存物作为能源科技公园的主题景观,储油罐可作为新的展示、聚会空间;保留的运输带穿行于或疏朗或浓密的森林中,成为新的到达江岸的方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36127c458f5f61fb73666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