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例谈诗化音乐课》,欢迎阅读!
例谈诗化音乐课
音乐与文学与诗歌是姊妹艺术, 特别是音乐与诗歌相结合是人类最古老 的综合艺术形式,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并发展了。在漫长的封建 社会中,我国的歌曲艺术经历了诗经、楚辞、乐府、绝律诗、词、曲 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很多歌曲的歌词,直接采用了原诗,如《阳关三 叠》、《扬州慢》等一些古代歌曲。还有很多通俗歌曲是作曲家根据古代的诗词创作而成,如《水调歌头》《别亦难》等。
良辰美景是“诗”,人间真情是“诗”,艰苦创业是“诗”,真诚的生活也是“诗”……看来,凡是人们对美德追求、欣赏与创造都是“诗”,也都具有“诗意”。 “诗”,从理念上来说,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学体裁,它也是一种境界、一种风貌、一种品格和一种精神。如果生活是一首诗,那么教育更是一首诗。在我的音乐教育实践中,我正努力找寻一条与诗结合的道路。
一、用诗般的旋律,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形象美,与情感美
凡是优秀的的音乐作品,都具有其独特的音乐形象借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欣赏教学中,让学生多朗诵几遍歌词, 可以了解歌曲所表达的内容与思想, 诗因为词可以使看不见、摸不到的音乐动态更明确、更具体,使欣赏者产生无限联想。而“曲”又可以使词的情感色调变得更鲜明、更突出。如欣赏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歌词质朴自然,富于想象。全曲是羽调式,五个乐句,速度稍慢,以从容舒展、比较自由的节奏和回环起伏、清新优美而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旋律,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深远意境:银色的月光下,周围一片宁静,只有山下小河不时发出潺潺的流水声。聪慧美丽的阿妹,见景生情,望月抒怀,把对阿哥的一片深情,倾注在优美的旋律中。柔婉的歌声,深厚的情谊,随着小河的流水,飘向阿哥所在的地方。
又如欣赏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课前我搜集了一些与乐曲描写的意境相符的图片,并在意境优美的幻灯片上配上唐朝诗 人张若虚写的同名诗歌《春江花月夜》的开头四句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声,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欣赏乐曲前,我先声情并茂的朗诵张若虚写的《春江花月夜》开头四句诗来 导入新课,接着我再绘声绘色的描述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的 优美意境:春天静静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 影在两岸轻轻的摇曳。在欣赏过程中,随着典雅、优美的曲调的呈现, 逐一出现配有诗句的优美图片,学生做到了眼、耳并用。无疑,学生 已进入到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无限美妙的艺术境界,领略到了音乐 与文学带来的无穷魅力。
二、用诗一般的语言,让学生体会乐曲的意境美和情趣美
1、启发性的语言。启发性的语言能够引人深思,展开丰富的想象,而且,还能在课堂上创设诗般的情境。
例如,学生在欣赏歌曲《飞来的花瓣》的时候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 (1)花瓣是怎样的?歌曲把“花瓣”比作什么?
(2)为什么把学生寄给老师的信件比作是“飞来的花瓣”? (3)谁能讲讲与自己敬爱的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 这样,很自然把学生引入了师生情深的佳境,从而为歌曲的欣赏营造了诗般的意境。由于歌曲抒发的是学生对老师诚挚的情感,因此,在欣赏中通过老师的启发,更激发了学生敬爱老师、尊重老师的情感,这就形成了歌曲的情趣美。
2、用描绘性的语言。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引起学生对事物想象的一种教学方式。比如说,在欣赏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导入中,教师可以用描绘性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述: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杞梁、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长城为之崩裂,露出范杞梁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从此,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孟姜女庙,南来北往的人们常在这儿洒下一掬同情之泪。庙中有楹联这样说: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故事讲完,我看到了学生们哀伤的表情,接着我不失时机的说:“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歌声来听听孟姜女的倾诉吧。”由此就把学生们引入到了本课主题,最后收到的效果也很好,他们很容易的就总结出这首民歌所要表达的感情。
三、用诗一般的动感,表现音乐的构图美与色彩美
在绘画中,构图就是整个布局,把个别与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使之有助于揭示画面的情节与含义,表现主题与美感的效果。而音乐中的构图,就是把绘画的构图融于音乐的感动中,从而达到完美的境界,并创造出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生活是五彩纷呈的,所以音乐的形象,也应该是绚丽多彩的,也应该呈现出图画美。谁都难以否认,带有色彩、动感的艺术形象,更富有质感、更加生动鲜明。
比如,傣族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优美抒情,独具民族情调的歌曲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在歌曲演唱情绪处理后,教师可启发学生:“同学们,我们可以把这首歌构成一幅图,那么构成这幅图的事物有哪些?”学生说:“傣家竹楼、柔和的月光、傣族小卜少、小卜冒、竹林中隐隐的葫芦丝声。”接着,让学生自由分组讨论后勾勒出自己想象的一幅图。伴着优美的旋律,好美呀,这竹楼,这月光,这爱恋的人儿,这曼妙的葫芦丝——一幅层次井然的画图;音律的婉转,如此的柔美,真情的爱慕,令人向往。《月光下的凤尾竹》满是诗意,傣家儿女的情歌声声时时打动着人们,沁人心脾,让人无限遐想——水乳交融的月色、轻柔的薄雾、那片溢满爱的神奇的绿色竹林,学生在听着这优美的歌曲完全陶醉在富有情感的艺术氛围中了。
总之,诗化般的音乐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深入的钻研教材,抓住音乐中美的因素,精心设计教法,巧妙的运用各种手段与方法,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地,使他们产生共鸣。这样,定能使学生爱上音乐,从而达到提高音乐素质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34b210c4b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