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范本模板】

2022-07-13 19:05:2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范本模板】》,欢迎阅读!
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范本,模板,论文


打破传统模式,让学生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

摘要: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但目前仍未取得根本的突破。我认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

点应当是改革课程结构、教学过程和课程评价。建构主义告诉我们:学习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必须有学习者积极主动的活动。因此,必须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是学生成为教育教学主体的方法。希望能使学生具有学会学习的本领,为终身学习、自主发展、自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与生存提供无限的可能性.

关键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学生 教育教学主体 正文: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我们逐渐意识到要进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德国教育第斯多惠认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们的学生们的,不是现成的高楼大厦,而是教他建筑这就是既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只有信奉这一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才能取得卓越的成效,实现既定的目标。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学生在下边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接受知识。随着教学的发展,多媒体、语音等手段代替了传统的黑板教学.学生可以通过感官获取更加丰富的知识。但是,学生仍然很少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的接受教学。这就使得教学的质量打了很大折扣,教学效果也随之下.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情况,采取一定措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一方面使他们学会知识,更重要的要是学会学习的能力。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我认为想要提升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发展。皮亚杰说过:“学生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知识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先决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才会在学习活动中克服困难而不感到辛苦,勤奋学习而有感到厌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抓住机遇,创设条件,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中,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主体,而且是教学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这就意味着把教学的立足点转向学生,从本质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次,以问题式学习带动思考与质疑.课程教学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题目设计,改变教师出题,学生答题的被动学习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可以从从两个层次上促进对学生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第一层次是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知识更新的层面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作为问题提出,即以学习的难点作为题目源,然后结合对课程学习和文献的阅读,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即找出题目的解题思路,完成题目的解答。第二层次是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努力从学科知识更新的层面上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即敢于质疑。这是一种充分张扬个性、进个性化知识体系构建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活学生创新思维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再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断创新的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必须培养学生做主人的兴趣,但光有兴趣而无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难以确立,学生的主体作用就难以发挥。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让学生懂得怎样做学习的主人,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会参与实践,具备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能力。为此,要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断创新的能力.

“独立思考”是指学生能根据学习内容,确定思考的方向,并坚持不懈地用心读书,不人云亦云,不满足于同学、老师的释疑,能不断地于无疑处生疑。自觉探求是“自主阅读"能力的纵深发展,学生遇到问题后,能深入思考,寻找有关资料、获得问题的解决。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求能力,教学,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创造有利的条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还应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主动预习,课中自觉思考、探求,课后及时复习巩固,课外能自主阅读有关资料和参考书,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能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习惯。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教师长期潜心培养,而学生一旦具备这些能力,定能在学习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创新思维的品质.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结果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有价值的思维。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想象、判断、推理训练学生,能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让他们有大量的时间阅读、思考、想象,与同学和老师进行广泛的交流,获得进行创造思维的空间。当学生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基础知识以后,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使思维活跃,产生创新的火花。这种创新能力,实际上又为促进和发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所处的层次,挑选出部分比


较简单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讲授,讲完之后,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最后教师做总结.用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同学在课前自主进行比较深入的预习;另外,通过课堂相互的补充、讨论,可以调动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是,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度,一般让学生讲授时间不能太长;不能每次课都采用这种方式。另外,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水平。大学及以上层次的高等教育可以多次采用,基础教育部分则根据课程情况适当选择。

总之,要想全面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就要加强基本学法的指导,转变“以教为中心”“以学为中心”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学习方法,优化知识结构,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学会学习的本领,为终身学习自主发展、自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与生存提供无限的可能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2763ff1a4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0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