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昆曲《牡丹亭游园》闺门旦艺术论述》,欢迎阅读!
昆曲《牡丹亭游园》闺门旦艺术论述
作者:石桂静
概要:《牡丹亭·游园》的音乐风格优美,美在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舞台上没有俗艳,所营造的是一种简雅疏淡的意境美。空的舞台,两个人唱且舞,可就能引起你对明媚春光、满园花开的良辰美景的遐想。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从元末明初形成,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昆曲是一门造诣很高的艺术,它本是与当时士大夫的生活情趣、艺术趣味相一致的。他们所欣赏的,是闲适与空灵。前者导致昆曲节奏的舒缓,后者形成昆曲轻灵曼妙的艺术境界。同时,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又不免含有对社会、人生的哀愁、悲凉,从而在音乐、唱腔上也常显示出惆怅、缠绵的情致。
昆曲由于产生于苏州一带,带上了江南水乡特有的优雅气质。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器齐全,以声若游丝的笛为主奏乐器。由于表演艺术的全面发展。角色行当自然越分越细,各行角色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序。这些程式化的动作语言,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心理情绪、渲染戏剧性和增强感染方面。形成了昆曲完整而独特的表演体系。
昆曲有北曲和南曲之分。北曲流行于北方,雄健浑厚,适宜表现金戈铁马、英雄气势。多使用七声宫、徵调式;南曲流行于南方,委婉绮丽,适宜刻画细腻的心理变化,多使用五声羽、商调式。南北昆风格不同,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汤显祖与《牡丹亭》
昆曲行腔柔美文雅精致,为戏剧中的经典,而《牡丹亭》又是昆曲经典中的经典。“其作者是我国卓越的戏剧家汤显祖(1550—1617),在和他同时代的西方戏剧家中,只有英国的莎士比亚(1564—1616)堪与之媲美”。他作有《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而其中《牡丹亭》的上演扭转了当时昆曲低迷的局面,有人说“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汤显祖自评日“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是多出大戏,经常演出折子戏。该剧分为《闹学》、《游园》、《寻梦》、《叫画》、《还魂》等折。而《游园》是其中最常演出的一折。笔者认为在这一折戏中,无论在文学性内容,还是在音乐性内容方面都有很大的学术性价值。
《牡丹亭·游园》的文学性内容
《牡丹亭》描写的美丽聪明的杜丽娘是南安太守杜宝的独生女儿,从老儒生学习古文。一天在丫鬟春香怂恿下到后花园游玩。杜丽娘游园触景,梦会柳梦梅,醒后相思成疾而去世。杜宝在女儿的墓地建梅花观。柳生赴试,借宿观中,拾得杜丽娘白画像……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后柳生高中,杜宝拒不承认婚事,但纠纷终被皇帝和解。
《游园》一折描写了“一生爱好是天然”的杜丽娘游园时看到“姹紫嫣红开遍”一片大好春光的情景,细致地刻画了杜丽娘在美好的自然春光启迪下的复杂心理活动。这一部分由六支曲子组成。前三支曲子着重写她热爱自然和青春,却因初出绣房而娇羞的复杂心态;后三支曲子将她面对春景的惊喜和由此感发的对青春流失的无奈和不甘,展现得十分委婉动人。牡丽娘心中的情和眼前的景巧妙、完全的结合,形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充分地揭示了杜丽娘复杂微妙的心理波动。
《牡丹亭·游园》的音乐性特征
本曲剧本典雅,唱腔摇曳多姿,歌声回环绵密。行腔缠绵婉转,柔曼悠远。 调式
建立在五声羽调式上,具有小调优美文雅又略带伤感的色彩,生动衬托了杜丽娘温文尔雅的仪表,以及她游园时惊喜而又无奈的复杂心态。
曲词结合
在曲调和唱词的结合方面。作者非常注重语言的声调,严谨她遵守了腔词格律的技法。腔格即各声字配音原则和各声字曲调音连接的规律。例如“摇漾春如线”的“线”字是阴去声。结合了阴去声六音腔格(352316):“迤逗的彩云”中“彩”字是音上声,腔格结束的“2”音低于阳平声“云”字腔格开始的“3”音等。这种词曲配合的作曲规律无疑渗透了分析归纳的科学实征的思维方式,这能在四百多年前经济文化都不发达的封建社会中出现,确实是件难能可贵的事情。
发展手法
在乐曲发展方面,全曲有一个主腔,即核心音调为61233216。它出现在【步步娇】的第二句中,我们称之为全波形。这个主腔在全曲中进行了发展与变形。如乐曲的开始第一句就对它进行了移位处理,成为3561653;【醉扶归】第一句将它引申为下半波形53216;【皂罗袍】第四句则为它的倒影126516。这个主腔像一条丝线一样贯穿全曲,使整首曲子前后衔接自然而统一。
《牡丹亭·游园》的音乐风格优美,美在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舞台上没有俗艳,所营造的是一种简雅疏淡的意境美。空的舞台,两个人唱且舞,可就能引起你对明媚春光、满园花开的良辰美景的遐想。观看了《牡丹亭·游园》不禁让我深深感觉到昆曲是我国表演艺术最高贵、最精致的一种形式。它词藻的美、音乐的美、身段的美,可以说别的戏剧形式都比不上。周恩来曾赞誉昆曲是戏曲中的“兰花”,这是十分贴切的。兰花高贵优雅,不同于满园开放的茉莉和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它是“阳春白雪”,当然“和者”也就“寡”了,这可能是清代后昆曲艺术日渐式微的一个原因。我觉得昆曲这笔遗产保存、使用之难还在于它是“非物质”的。昆曲历史约600多年,它得以从事它的人为载体,以人的精神和智慧口传心会、薪火相传,这显然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自己的遗产首先得自己去保护,近年来随着国家以至世界对它重视程度的日渐提升。昆曲艺术的保护与发展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随着对它艺术价值的认识、了解的普及,相信我国“非物质”的“艺坛之幽兰”必将馨香久远。
【参考文献】
[1]吴钊、刘东生《中国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2]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 [3]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香港友联出版有限公司1975年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1fd95fa7b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