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语拟声拟态词汉译方法

2023-01-30 07:57: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日语拟声拟态词汉译方法》,欢迎阅读!
拟声,拟态,日语,汉译,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日语拟声拟态词汉译方法

作者:高凌云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33

要:日语拟声拟态词数量极多,除了词典上的拟声拟态词,还可以再创,尽管拟声拟态词丰富了日语表达。但由于拟声拟态词本身的灵活性给日汉翻译加大了难度。 一、拟声拟态词汉译难点 1.拟声拟态两者功能兼有

在日语众多的拟声拟态词中,拟声拟态词无非有拟声、或拟态、也可能拟声拟态两者功能兼有。日汉能够一一对应的例子还是少有。例如:

1)朝早くパレットの絵の具をごりごり引っかいているとドアをノックする音がした。彼だった。/一大早我正在咯吱咯吱刮去调色板上的颜料时,响起了敲门声,一看原来是他。

2)この焼芋は中の方がまだごりごりだ。/这只烤白薯里面还硬邦邦的。

3)その男の子はだだをこね、母親の胸に頭をごりごり押し付けて泣き出した。/那个男孩子撒着娇,一个劲地用脑袋抵着母亲的胸脯哭了起来。

4E先生は今は太って元気だが、数年前、ごりごりに痩せてしまい、周囲のひとたちからがんらしいと噂された時期があった。/E先生虽然现在又胖又健康,但在几年前有一段时间瘦得干巴巴的,周围的人都在背后说他像是得了癌症。

很明显,ごりごり在(1)表现拟声,与汉语象声词可以对应,在(24)中表现拟态,通过摹状手法来表现拟态效果,通过调整句子结构使译文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2.词性功能多样

拟声拟态词在词典中一般标注的词性多为副词,但在实际翻译中,还会出现形容词词性,动词化,名词词性。翻译时要发现词性多样化与句子结构的关系,根据语境理解意思,及时调整句子结构。例如:

5)旋風が道にたまっているゴミや紙くずをくるくると巻き上げた。/旋风把积在路上的垃圾和废纸一转一转地卷了起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6)どんの合図でみんな一斉に駆け出した。/一听到预备的声音,大家都起跑了。

7)彼の貧窮物語には愚痴っぽいところがない。じめじめしてない。感動的である。/他在自己受穷的故事里没有发牢骚,也没有苦涩的内容,十分感人肺腑。。

8)耳が悪いか、それともぼんやりしていたのか、彼の返事はまるでとんちんかんだ。/不知是耳朵背还是心不在焉,他简直答非所问。

例(5)就是简单的副词修饰动词,(6)是名词的修饰语,与汉语表达结构相似,(7是动词化,汉语译文采用形容词修饰名词。(8)是作名词,指具有句中词的性质的人或物,汉译时一般也作名词。 3.一词多义

同一个拟声拟态词具备多种词义,给日译汉带来很多麻烦,因为在不同的语境中会产生很大的词义差别,这需要联系语境,凭借语感去拿捏词义,体会作者的意图去翻译。

9)目覚まし時計はちりちりとかわいい音を出す小型のものである。/我的闹钟是只会发出丁零丁零悦耳声响的小型闹钟。

10)タバコの火が垂れ下がっていた髪に触れ、ちりちりと焦げて嫌な匂いがした。/香烟的火星溅在下垂的长发上,头发嘶嘶作响,发出难闻的焦味。

11)その娘はちりちりにパーマをかけ、どぎついマニキュアをしている。/那姑娘头发烫得蜷蜷曲曲,还涂上了格外刺眼的指甲油。

12)火傷をした背中がちりちり痛む。/烫伤的背部火辣辣地痛。

同一拟声拟态词,在拟声方面和拟态方面词义不尽相同,译文中的象声词也不是只有一个,在不同的语境中,对应的汉语中声音也不一样;拟态方面,译文的表达也各式各样,但是这些译文的表达均来自于联系语境。 二、翻译拟声拟态词的方法

1.拟声词翻译时,尽量找与汉语对应的象声词,由于日语与汉语在拟声表达上面有较大的差异,一词多义的情况下语音转换时须注意,选择适当的象声词。

2.拟态词并不是模拟声音的表现,而是对人感官和物质特有性质的表现。把握好描写物的样态和形态,此外,人的话要分清描写的情绪,褒贬爱憎。可以利用摹状手法,把原文形象地翻译出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相似成对的清音拟声拟态词与浊音拟声拟态词很多,但是在翻译时必须在语境中观察其意义变化,词义完全转变的情况时有发生。

4.日语是表音文字,而汉语是表意文字,汉语一个字代表其意义,汉语中一个词改一个字都需斟酌再三,所以汉语中的拟声拟态词很少。有时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在汉译时,译出来显得十分多余就是因为汉语的表达习惯所致。包括汉译日需要添上日语的拟声拟态词,这需要译者对这两种语言的语感平衡。有日本学者称这是一种困难的填空,在不改变原文意义的情况下,不译或意译应该是被允许的。

在本文中笔者反复提出结合语境,因为只有在语境中把握理解,才能拿捏译文的方向,贴合原文,译文要与汉语表达习惯适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0acdb6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3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