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教案

2022-12-14 10:10: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长亭送别》教案》,欢迎阅读!
长亭,送别,教案
.

《长亭送别》教案



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 学习目的:

知识:把握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品味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

能力:培养学生概括、分析、鉴赏能力以及运用修辞驾驭语言的能力。 德育:培养学生朴实的人生情感,要有敢于冲破旧观念的精神。 学法:诵读-品味-鉴赏

教学重点: 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难点: 艺术形象崔莺莺的典型意义 教学方法、手段:

通过教学媒体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初步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和语言特色的能力。诵读为辅助,以文学鉴赏为纽带,带动词句的理解和思想内容的分析及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课前10分钟〕播放影视音乐李叔同的《送别》,创设抒情氛围。 2.导语。〔随堂低音量播放钢琴曲《粱祝》,教师随乐引导〕刚才听到的这支曲子是什么名?写的两个人是谁?〔粱山伯、祝英台〕这个故事为什么能够流传至今,深深地打动人们呢?因为它讲述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有人曾说:“爱情,回忆中的比现实中的更美好;爱好,舞台上的比在现实中的更感人。〞你们还知道哪些感人的爱情故事?〔由学生畅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在中国戏曲舞台上曾经轰动一时,久演不衰,影响深远的元代杂剧《西厢记》,这是王实甫在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悲剧情节基础上改编的一个喜剧,〔你知道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有哪些吗?〕《西厢记》讲述的是相国千金小姐崔莺莺与穷书生珙的爱情故事。这节课,我们要欣赏其中最精彩的一折戏《长亭送别》

二、新课教学 〔一〕作者简介

王实甫〔约1260——1336,名德信,字实甫,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他的创作活动时期约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据贾仲明《凌波仙》吊词介绍,王实甫在当时即享有盛名,常与演员歌伎往来。长期混迹于教坊、行院,与伎艺为伍,当是位不得志的落拓文人 。所作杂剧十四种,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及《韩彩云丝竹芙蓉亭》《苏小卿月夜贩茶船》各一折。剧作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崔莺莺、红娘、刘月娥等不同妇女的典型形象。他的作品戏剧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王实甫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吸收了当时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继承了唐诗词精美的语言艺术融化百家,创造了文彩斑斓的元曲语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文采派最杰出的代表,形成了非常优美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

〔二〕概述《西厢记》故事情节

《西厢记》的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小说表达唐贞元年间寄居蒲州普救寺的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

书生张珙在普救寺与前相国的女儿崔莺莺相遇,彼此一见倾心。为了能与莺莺亲近,寓居于普救寺的西厢房。叛将孙飞虎率兵包围普救寺,要抢莺莺。老夫人当众宣布:谁能退贼兵,就把女儿莺莺嫁给谁。张珙挺身而出,写信请好友白马将军杜确来营救。杜将军杀退孙飞虎,老夫人却违约赖婚。张珙因失望而病倒。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毅然与他私下专业.


.

结为夫妻。夫人得知后大怒,却无计可施,被迫许嫁,但须张珙应试得官才能成亲。最后,张珙中了状元,与莺莺正式结婚。

〔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情节线索 概括剧情:

第一部分 (科白和[端正好]等三曲):赴长亭路上场面。写莺莺为离别而愁苦 怨恨的场面。

第二部分 (“做到见夫人科〞至“专听春雷第一声〞):长亭饯别的场面。写莺莺目送张生远去的依依不舍的情态和离别后的痛苦。主要刻画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第三部分([四边静]“小生又生此念〞)临别叮嘱的场面。写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第四部分([二煞]至结尾)写分手后的场面。写莺莺和张生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和心理。

〔四〕分析人物形象.

教师点播:对莺莺这一形象的把握,要跟剧情紧密地联系起来,要重视她感情所经历的起伏变化,充分领会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欣赏思路:先让学生结合文章情节与语言大胆地分析,然后教师总结 总结《长亭送别》突出地刻画了莺莺的叛逆性格,在她心目中,金榜题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不是爱情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临别时不忘叮嘱张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与老夫人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同时,她也有深深的忧虑,明确的告诉张生“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停妻再娶妻〞,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是有现实基础的。莺莺的态度突出地表现了她的叛逆性格和对爱情的执著,莺莺的离愁别恨,是她对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和抗争,而不只限于“儿女情长〞。她的离愁别恨中闪耀着重爱情轻功名,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光辉。

〔五〕品味生动形象的修辞方法 欣赏思路:让学生找出修辞句,讨论揣摩其中的情感韵味,最后教师重点引导点播两句。 提示:全折运用了比喻、夸张、对比、对偶、排比、反复、设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对比等结合,因情随物而设。大都将人物感情寄附于客观事物,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教师结合学生所谈,稍加明确: 1.“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夸张地表现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 2.“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

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 3.“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夸张兼用典,用了“红泪〞和“青衫泪〞两个典故形容伤心之至。 4.“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

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洒表现愁苦至极。 〔六〕欣赏本剧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欣赏思路:让学生找出情景交融句,然后打开思路,大胆分析,最后教师重点引导点播两句,明确分析技巧方法。

教师引导点播句: 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赏析:曲子的前四句,一句一景,点染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以具有深秋时专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00afbc058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0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