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泊船瓜洲》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6 泊船瓜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过程与方法
深入学习《泊船瓜洲》,通过诗后注释和赏析,了解诗句的意思。 3.情感与价值
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学习,体会作者对家乡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积累并内化诗句,体会作者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中的情节,进入古诗诗境,体会诗人思乡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直奔主题
1.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诗人多如繁星,而北宋王安石就是耀眼的一颗 星,谁知道他的个人资料?(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出生于江西临川,发起过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法”等。)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板书课题) 2.解课题,质疑课题。
(1)读课题,你是怎么知道“泊”读“bó”,而不读“pō”的呢?怎样理解这个课题?
(2)对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3.交流学诗方法。
二、初读古诗,大体把握诗意
1.本诗的多音字很多,浏览古诗,怎样确定“间、数、重、还”的读音? (1)抽生读,谈一谈确定多音字读音的理由。 (2)抽生分别说其他字的解释,确定读音。
2.诗人的家乡在哪儿呢?默读古诗前两行,用“ ”画出来表示地点的名词,大胆猜一猜。
(1)京口、瓜洲、钟山,结合注释了解这三个地点名词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师生合作简笔画板书。
教师批注
(2)王安石出生于江西临川,小时候跟在南京做地方官的父亲长大,因此在钟山他度过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和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被诗人看作是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
3.弄懂了这个问题,诗意就一目了然,同桌交流。抽生说诗意,知诗情,悟诗境。 (1)作者泊船在长江北岸的瓜洲,离家乡南京远吗? 就“远”与“近”展开争论,找出各自的理由。
在遥远的古代,没有公路,没有汽车,没有火车,单靠着双脚和一叶扁舟要翻越几重山和跨过滚滚的长江水,可谓是万水千山,可为什么在作者的眼里却是那般的近? (2)引读悟情:
因为作者心里想的是——故乡,脑里装的是——故乡,嘴里念的是——家乡,因此不觉得家乡远了,不由念着,生读前两句:京口瓜洲一水间…… 情不自禁地吟着:京口…… 情深意切地叨着:京口……
(3)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那么熟悉,作者的第二故乡南京,属于我国的江南地区,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这里都怀着深深的赞叹之情。你知道哪些描写江南的诗?在这首《泊船瓜洲》里诗人同样写了江南的美,聪明的你,觉得哪一句把江南写得美呢?“春风又绿江南岸”中哪个字,让你眼睛一亮?
(4)而“绿”字前的“又”字我们得好好品一品,“又”代表“又一次”,家乡的哪些景物会循环往复,轮回地来来去去呢?学生练习说话:燕子飞了,又飞回来的时候,春天去
了,又再来的时候,草儿枯了,又再青的时候。 (5)想想诗人曾经有哪些美好的生活。 三、知背景,入诗境
1.古诗学到这里,如果你是诗人同船共渡的朋友一定有很多问题想问他。学生再次质疑。
教师补充介绍资料:
公元1042年王安石曾入朝做官,后升任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他一心想为天下苍生,黎民百姓谋福,他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变法,可因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所以遭到了朝廷内外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他们千方百计地排斥他、打击他,而当时的宋神宗摇摆不定,最后对王安石失去了信任,万般无奈之下,王安石只能辞官隐退,回到南京的家中寄情山水。一年后的春天,皇帝又召他回京赴任,公元1075年,55岁的王安石又背上了沉重的行囊,拖着早已疲惫的身子从钟山出发去京赴任。
从这一段介绍中,你又知道了一个怎样的王安石?
2.诗人深知,这一去,一定凶多吉少,而年迈花甲的他,早已厌倦了朝廷的尔虞我诈,可只要让他去做宰相,他就一定去,主张变法改革,而他只要施行新政变法,守
旧派依然会对他进行打击报复,他只能忧心忡忡,踌躇满怀,将这满腔的千般不愿万般不情,都化作叩问苍天,质问明月——这是发自肺腑的质问呀! 3.积累有关明月的诗。
看到明月,诗人更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朋友,明月似乎作为古代诗人思乡的标志,不管是苏轼的“明月几时有”,还是杜甫的“露从今日白,月是故乡明”,还是儿时念的“举头望明月”,亦或是“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识在他乡”,都表达了诗人们一个亘古不变共同情怀,那就是思乡。 四、 回归主题,总结写法
作者将这千古的思乡情怀,是通过写事还是写景表达的? (写景抒情)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背诵古诗,用书中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意思。
2.小练笔:把你想象到的江南春天的美景用一段话描写出来。(如果能用上我们平时积累的写景的好词佳句会更好。)
【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古诗距离现在生活时代久远,语意、语法等都有很大变革,且内容少而空洞。常常会出现教师没动力教,学生没兴趣学,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古诗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广大语文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教学要求中提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巧用推想,不失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一种好方法。
[不足之处] “读中求解,读中求悟”,顾名思义,读是解与悟的方法和前提。为迎合这次活动的主题,在教学设计上,我安排了很多的读,但仍然无法实现读中求解、求悟,只能从解悟入手促读。这也是我在古诗教学中存在的困惑:短短数十字,学生在不解的情况下如何读?这样的读又如何促解促悟?所以下次课上要注意这些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fd3a8b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