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茶文化三大核心》,欢迎阅读!
茶文化三大核心
:茶道、茶德、茶艺。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
茶有八德——康、乐、甘、香、和、清、敬、美。“茶德”的概念自唐代从中国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丰富了这些国家的茶文化内涵。
茶艺是一种文化。茶艺在汉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汉族茶文化。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 茶道的开始:《茶经》
茶是灵魂之饮,以茶载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因而茶中无道就算不得茶道。我国第一部关于茶的著作——《茶经》是我国茶道的开始。作者陆羽在书中所倡导的煮茶方法、品饮技艺是世界茶道、茶艺的最早典范,尤其可贵的是,他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深刻厚重。把理性思考引入茶事活动是《茶经》对中国茶学的重大贡献,从此茶饮研究才成为一门学科,茶学才正式宣告成立。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这首《六羡茶歌》是《全唐诗》中仅存的一首“茶圣”陆羽的诗,这位鄙夷权贵、不重财富、热爱自然的茶圣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相传陆羽自小因相貌奇丑、口吃而被遗弃,那么,陆羽又是如何走上学茶、研茶的人生之路,并为茶文化、茶艺、茶道的传播和弘扬奉献一生,直至泽被后世被尊称为“茶圣”的呢?
唐开元年间,陆羽时年三岁,被遗弃野外,后被竟陵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在西湖边上拾得收养。陆羽当童僧的这段时间正值寺院饮茶风习方兴未艾之时,而智积禅师又是位博学而又嗜茶的禅师,陆羽在他身边学文识字,习诵佛经,还学会了煮茶的好手艺,在掌握火候、汤色、味香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相传,在陆羽离开龙盖寺之后,智积禅师有许多年不愿饮别人烹的茶。在佛门净土成长,日闻梵音,让陆羽自幼好学,习惯于闭门著书,
淡泊名利。更重要的是,令他有机会经常接触茶事——买茶、烤茶、碾茶、罗茶、烹茶和饮茶,学到了一些基础的茶学知识与烹茶技艺,从而令他对茶学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有茶缘无佛缘的陆羽一心向往儒学,因不愿意皈依佛门,备受劳役折磨。十一岁时陆羽不堪困辱逃出寺院入了梨园。谁也未曾料到这个容貌难看、说话结结巴巴的小伙子却诙谐善变,以扮演丑角而大受欢迎,并且还是天生的编剧好手,深得竟陵太守李齐物的赏识,被推荐到火门山邹夫子处接受正规教育。在读书之余,陆羽常去采摘野生茶,为邹夫子煮茗,一边学习儒学,一边继续学习煮茶和茶艺。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时期的陆羽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心志既不在佛,也不在儒,而在于茶。为了广泛汲取茶学知识,天宝十一年752年,陆羽揖别邹夫子下山出游,对各地名山、茶园、名泉进行了实地考察。安史之乱发生后的第二年756年,陆羽为避乱渡过了长江,沿长江南岸东下,实地调查与研究了常州、湖州、越州等产茶区,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并曾赴今南京市栖霞山区采制野生茶叶,进行焙制试验。在各地考察期间,陆羽结识了对茶有浓厚兴趣的著名诗僧皎然并与之结为忘年之交,后又逢诗人皇甫冉、皇甫曾兄弟数次到访。皇甫冉曾作《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采茶非采,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诗中充分反映了陆羽在研究茶学的实践中,亲赴深山茶区,攀悬崖登峭壁,为采制野生茶叶、获取第一手资料,不辞辛劳、风餐露宿的生动情景。
唐上元二年761年,陆羽在游览了湘、皖、苏、浙等数十州郡后,到达盛产名茶的湖州,在风景秀丽的苕溪结庐隐居,闭门著述《茶经》,其间他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在历经数年的研茶事、修茶礼、参茶道、品茶德、记茶史之后,终于写就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成为世界茶史上的里程碑。有了《茶经》,才有了茶学,才有茶的文化积淀和传承,中国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茶文化发祥地。《茶经》问世之后,饮茶很快成为在贫富阶层都很盛行的一种社会风尚。在活字印刷术尚未发明的年代,《茶经》的手抄本和后来的石刻本广为流传,陆羽也声名鹊起。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工于诗词、善于书法,凭借他的人品和丰富的茶学知识为人称道,朝廷曾先后两次诏拜陆羽为“太子文学”和“太常寺太祝”,但陆羽无心于仕途,竟不就职。到了晚年,陆羽仍然四处出游考察,曾由浙江经湖南而移居江西上饶,因此上饶遗有“陆羽井”,据说是陆羽的故居遗址。在陆羽辞世200多年后,宋代诗人梅尧臣有诗句:“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约事春茶。”
《茶经》的问世,有力地推动了唐代饮茶之风的盛行,并一直惠及后代,陆羽也被后世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按文化学的定义,目前通常使用的文化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说,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即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等,同时也包括社会制度和组织机构。
因此,茶文化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专指其“精神财富”部分。王玲教授在《中国茶文化》一书中是主张狭义说的,她强调指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长、培植、制作、化学成份、药学原理、卫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现象,这是自然科学家的工作。也不是简单地把茶叶学加上茶叶考古和茶的发展史。我们的任务,是研究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按照文化学的研究,文化可分为技术和价值两个体系。技术体系是指人类加工自然造成的技术的、器物的、非人格的、客观的东西;价值体系是指人类在加工自然、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形成的规范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这两个体系经由语言和社会结构组成统一体,也就是广义的文化。因而,文化的价值体系狭义文化。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eebe9d100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