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四年级语文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母鸡》教学随笔
老舍笔下的《母鸡》,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略读课文,是老舍的另一篇佳作。老舍以细腻的笔触,通过以先讨厌后喜爱的情感线索,描写母鸡的慈爱尽职,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在体会作者由讨厌到敬佩的情感过程中,我紧扣文章的情感主线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来梳理文章的脉络,定位学习目标,教与学便有了针对性。文章体裁决定了教师对教材的处理的要求。由于课文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学生一读便懂,因此应尽可能使教学过程的预设与教材的布局相吻合。即讲究主次,详略得当。上完这课,印象颇深。 一、 成功之处。
课前,由于母鸡是大家熟悉的动物,在农村几乎家家有,于是我就布置了预习作业,观察母鸡,观察它的外行、习性、特点。合理有效的运用农村资源,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在生活中学到知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情趣。让学生快乐地学。
课中,我设计了看图说话。特别是学完课文第二部分,学生深深体会了母鸡的伟大母爱,自然地我就设计了小练笔。即:“写写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母爱的动人故事。”我认为课堂练笔巧而实。课堂上要尽量安排学生练笔,做书面作业。但是要坚持需要和适切的原则,不是一定要安排在课尾不可,可以形式上创新、要求上分层。课堂练笔要做到有实效,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
课后,我让学生比较老舍写的《猫》和《母鸡》在结构和表现手法上各有哪些异同。比如学生能分别找出类似的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我一向讨厌母鸡”等分析体悟结构层次,且运用反语直白讨厌却暗含欢喜。如:“(猫)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母鸡)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思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
根,或沿着堤坝,那么拉长了声如愿如诉。”在比较欣赏后,让学生写动物的观察日记,这一设计,我认为是本节课的亮点,让学生从感悟文本走向自己的生活体验,把课文的语言艺术和文章结构运用到习作中去,这样做是很有必要的。 二、不足之处。
在安排教学时,我让学生先学习有了鸡雏后的母鸡,学生都能谈出自己的理解,都能抒发自己的感受,那么接下来,在讲学习感悟作者对母鸡的讨厌部分时,显然味道就不足了,因为学生已经对有了鸡雏以后的母亲产生了崇敬之情,这样安排显然不太合理,我忽视了作者写作手法的体现:欲褒先贬、欲扬先抑、欲擒故纵,为体验后面的主情感“母爱”埋下了伏笔,并进一以贯之。我本以为可以打乱文章的顺序进行学习更会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可是效果适得其反,所以认为自己在大的环节安排得不够妥当,没有考虑细致。
总之,一堂出色的课,必须是适合学生的兴趣与注意,是学生说了算。学生的激情调动起来了,学生和课文产生了共鸣,这才是成功的课。相反,不管教师站得多高,看得多远,备课再怎么精细、新颖都是徒劳无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ede8bcde009581b6bd9eb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