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秋天的怀念 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教学目标:
1、在“怀念”的情意中,感受“爱母”的思绪。 2、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爱”的内涵。 3、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好好活”的思考。
教学重点:把握人物描写,通过反复朗读,感受“爱母”和“母爱”,读懂“好好活”。 教学难点:体会寓情于景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秋天的美别具一格,许多事物都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也会让我们产生怀念的情绪。著名作家史铁生就在秋天里产生了怀念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秋天的怀念》。 请同学根据题目提问。
谁在怀念?/怀念谁?/ 为什么在秋天怀念?„„
二、感受“我”的痛苦: 1、补充作者当时处境:
到延安插队,一场大病以后,高位截瘫。“高位”是第二胸椎以上的病变引起的,整个下身像被水泥灌注了一样僵硬。不只是疼痛,从此以后---他再也站不起来。21岁,人生大好年华,活到最有活力,最青春,最狂妄的时候突然残废了双腿,他的脾气——暴怒无常
2、哪些语句可以体现“我”的“暴怒无常”?为什么呢? 望着望着北归的雁阵,他会——把眼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他会——猛地把东西摔向前面的墙壁; 厌恶、抗拒自由的生命和美好的事物。 3、品味词语
说出“无常”的意思?对应的词语?
没有规律,不断变化,“突然”、“猛地”。
4、齐读前三句话,读出他内心的抗拒、发泄痛苦以及“无常”。
在这种情况下,他对生活的态度呢?从哪里看出来?请一两同学读出这种情绪。 绝望。“妈妈要他去北海看菊花,他喊着——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么劲!” 没什么意思,不如死了。---对生活消极、绝望。
三、走进母亲的“好好儿活”
1、有一个人比儿子更痛苦,俗话说:打在儿身,痛在娘心。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加倍的。儿子如此痛苦,母亲怎么做的,从表现看出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母亲就悄悄躲出去„偷偷地听„„又悄悄地进来„„”
品味关键词:“悄悄地躲”怕激怒我,“偷偷地听”是怕我伤了自己
2、后文还有一处“悄悄”,这是在什么情况下?母亲这么小心谨慎,怎么会说错话? 范读第二段,请同学思考,老师引导。
母亲不小心说错话了,怕刺激我。儿子一直不愿意出去,终于同意了。母亲太高兴了。
1
3、赏析这一段集中对母亲的描写:
肖像:喜出望外、笑了、絮絮叨叨 动作:一会坐下、一会站起、坐在我身边
4、儿子的情绪紧紧影响母亲的情绪,因儿子的一点点变化而失态。这一段中还有一处,母亲也怕刺激到我的?为什么这么做?
“挡在窗前”。落叶凋零,生命将要结束,怕儿子触景生情,想到自己心情不好。
5、母亲挡在窗前,岔开了话题,让儿子去看菊花。这句话该如何读?关注什么关键词? “憔悴”和“央求”。憔悴写出母亲为了儿子非常心疼、痛苦,央求写出母亲的小心翼翼,期待。
6、如何读出心疼和期待来?请一两位同学读母亲的话。指导把握情感。前文还有一处母亲的小心翼翼央求儿子的,请同学们齐读。 “听说北海的花„„”花是美好的事物,所以母亲希望儿子接触感受美好的事物,找回希望。
7、美好的花有很多,为什么只写菊花? 季节是秋天,萧瑟、万物凋零。
8、全文的感情基调也是伤感的、哀伤的。为什么哀伤? 母亲病重去世了。
9、儿子当时知道吗?做儿子怎么那么粗心,没有发现呢?
“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母亲有意隐瞒。
10、母亲不给儿子增添痛苦,隐忍而伟大。但毕竟是重病,脸色、动作总会不一样。从儿子的角度思考。
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痛苦的人。根本没发现母亲的病痛。
11、当时竟不知道,现在提起什么心情?齐读这句话读出正确的情感。 现在想起来是无尽悔恨、伤痛,再找出两处读一读。
“她出去了,就再没回来。”“邻居们„„,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10、儿子这时越悔恨就越怀念,越怀念就越去回想母亲留下的点点滴滴,在悔恨和伤痛中,读懂了母亲所有的隐忍、坚强。用行动教给自己的----要好好活。
四、走进“怀念”,获得“好好活”的思考。
1、同学思考并讨论:作者通过什么表现出他已经读懂了?
愿意去欣赏花。读出了花的含义。淡雅象征母亲的质朴,高洁象征母亲无私的爱,热烈而深沉象征生命力。花的含义还有每一种都有自己的价值,儿子也要坚强、勇敢。
2、就是这怀念,从21岁开始坐在轮椅上到现在,从母亲去世到现在,这份对母亲的怀念已经整整33年。这33年的怀念他对“好好活”又有怎样的理解呢?
PPt补充:“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e9fb43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