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集体备课的重要性》,欢迎阅读!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集体备课的重要性
摘要】:备课是教师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像校本教研一样,它也分为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引领式的备课。集体备课对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非常有利,能使教师个人的不足得到弥补,并能共享教师间各自的资源,使教学质量得到共同的提高,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关键词]: 中学英语 教学 集体备课
[正文]:在近几年的中学英语教学实践和管理中,我发现教师们在备课时多是采用个人备课的方式,集体备课的时间往往成了教师写教案、批改本簿的时间。备课成了单枪匹马的孤军奋战。实际上,集体备课发挥的是集体的智慧。它的着眼点就在集体这个词上。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我们各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一下,我们就有了两个思想。
实际上,每一名教师都在教学的实践中、反思中有很多感悟、体会、经验和教训,集体备课正是为大家搭建了这样一个学习、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但是受时间、地点或者意识的制约,很多领导和教师们往往忽视了集体备课,有的流于形式。因此,就集体备课而言,我认为是一个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平台,提高教师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学校在本学期开展了每天上午第三节英语组的集体备课研讨方案,我认为如果要切实解决教师备课方法不当,上课效率不高,研究问题跑题的现象,就必须探索高效的备课方式及方法,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目标
在集体备课中,首先应明确本次备课的内容,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依据相应的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现有知识基础,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先设定整体的目标,即单元的目标,因此在集体备课之前,全组教师必须通览教材,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总体把握。在此基础上再设定具体某一课的教学目标。目标就是导向,目标决定行动。只有目标设定准确,才能把握教学的重点,选择恰当的策略,避免使课堂出现偏差,真正做到务实高效。如果目标本身偏离了,那么研究方向与重点肯定也就偏离得越来越远。因此,千万不要忽视了目标的确定。
二、提出问题,从概括到具体
在集体备课中,可以采用多种备课方式。我组常用的是以一单元为例,选定主备人作为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就本单元话题提出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案,然后全组人员共同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本组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因此,在中心发言人提出了设计方案后,参与备课的人员必须结合实际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具体的问题,如关于情境创设的,或是关于某一个教学设计问题的,或是关于某一个练习题的,或是关于学习方式方法的等等。 三、共享资源
在集体备课中,全组教师们还可以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课例与其他教师分享。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价值的信息,充实到自己的教案中,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实现资源共享。平时的学生练习和作业卷,也是全年级统一的。 四、交流体会
集体备课为教师们创造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全组集体听课评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全组老师们利用这个空间尽情地交流自己教学中的体会,有成功的经
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都是难得的,对大家都是有益的。
一个再优秀的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我们除了在集体备课中互相研讨之外,更主要地是组内互相听课、评课。从备课组长开始到每个成员,每个人都轮流上公开课,都参与听课和评课,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出彩点、缺陷和漏洞,提高每个人的业务水平。
备课不仅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集体备课不仅是完成一项任务,做好一些记录,更是大家交流思想与智慧的平台,让思想在碰撞中闪烁光芒,让头脑在风暴中吸纳营养,让教学在务实高效的备课后实现目标。 在全县和全市抽考中,我们学校均取得了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事实证明集体备课效果不错,收获颇深。每位教师毕竟能力有限,这样我们可以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另外,这样节省了很多时间,我们可以来干更多的事。学生好象也在教师集体备课的影响下,开始了一些原来没有的活动:打破班的界限交流。全组教师真的成为了一个整体,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一个向上的整体。
总之,集体备课,能发挥集体优势,对我们每个教师都大有益处。在保持个人特点的同时还可以学习他人的优点,让自己的教学方法很快成熟起来。相互取长补短,推陈出新,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更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沈银珍.多元文化与当代英语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李瑾瑜,赵文钊.“集体备课”:内涵、问题与变革策略[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报),2011,(06)73-79
[3]张亚丽.教师集体备课中搭便车行为的博弈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0,(10):32-33
[4]徐金超.集体备课中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J].教学与管理,2007,(10):30-3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e69f5ae5d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