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赏析《黄鹤楼》》,欢迎阅读!
赏析《黄鹤楼》
学情分析:这节课的难度不大,学生应该能基本掌握,在比较阅读方面,部分学生可能会有点困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背诵这首唐诗,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联系诗人身世处境,结合诗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诗歌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难点: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并能比较阅读诗歌。
一、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江南三大名楼吗?(学生回答后,用幻灯片展示三大楼图片)
1、重点介绍黄鹤楼。黄鹤楼,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楼之一,一百年前被大火焚毁;1985 年它又重新屹立在长江之滨。昔日的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今日的黄鹤楼更雄伟、壮丽。据史料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1700多年来, 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 楼运盛 ”之说。
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 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 2、美丽的传说
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并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另一说是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人,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
鹤升天。后来人们为怀念费祎,便在这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 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3、黄鹤楼的逸事
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手,只在崔诗下面题了行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飘然离去。事后对崔颢的这首诗念念不忘,曾两次作诗模仿此诗的格调,如:在金陵凤凰台时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还有《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作者简介 崔颢(704~754),汴州(开封)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风骨凛然,雄浑奔放。有《崔颢集》。 三、欣赏全诗
1.听读诗歌,注意字音,句读。思考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
2.分组读译概括意思
黄 鹤 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传说仙人已乘黄鹤飞去,这里只留下空空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分析 黄鹤飞去不会再回来了,而千百年来白云却依旧悠然自得地飘来飘去。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见
登楼隔江相望,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春草长得茂盛喜人。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所思
可是日近黄昏,极目远眺,我的故乡在哪儿呢? 凝视长江上面浩渺的烟波,真使人发愁啊!
3.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写了黄鹤楼的传说以及登楼所见之境,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愁苦之情。
4.研读共品 ,自由赏析
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5.互助释疑
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抒发了怀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四、补充拓展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明代学者王夫之评价该诗,“鹏飞象行,惊人以远大”。 五、巩固拓展作业:
比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两首诗的异同。
鹤去楼空
愁(怀旧、思乡) 黄鹤楼
白云悠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e21cdf301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