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散文的内涵及特征

2022-08-01 18:06: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化散文的内涵及特征》,欢迎阅读!
内涵,散文,特征,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文化散文的内涵及特征

作者:安春华

来源:《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22

文化散文,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一个概念。以余秋雨、张承志、史铁生、贾平凹、周涛、季羡林、陈平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散文家的作品,都被不约而同地冠以文化散文的称谓。这类散文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生感悟,融智慧之美和真切的人文关怀于一体,较之于其他散文更具艺术感染力和文本魅力,因而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兴趣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

究竟什么是文化散文,迄今为止并没有公认的结论。一般来说,文化散文是指那种在创作中注重作品的文化含量,取材于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的自然事物和人文景观,或通过一些景物人事探究一种历史文化精神的散文。佘树森先生曾给出了这样的界定:人情种种,世俗百态,成为一些散文家观照的热点。由于这种观照常取文化视角,伴以历史文化反思,故又称为文化散文;由于这种观照多以非凡的机智,集中透视矛盾诸相,故行文常含幽默,还由于作者故作超脱旷达,所以常有苦涩掩藏于闲适中。

事实上,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文化散文早在20世纪20年代的散文实践中就已经产生,并且出现了诸如鲁迅、周作人、朱自清、冰心、沈从文、钱钟书、林语堂等散文大家,他们或从历史批判、文化反思角度;或从人情世俗文化角度;或从宗教文化角度;或从乡土文化角度;或从哲理文化角度,自觉地运用散文的艺术形式去观照民族文化,抨击、批判和反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病态部分及其给民族造成的种种丑陋劣根性和心态,进行着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借鉴、融合。这些散文视野开阔、内涵丰富,强烈地表现出对人文精神和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不仅使当时散文走出了狭窄的感性空间,具有了知性的品格,至今仍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影响着当代散文。从这个意义上来看,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文化散文潮流,实质上是对五四化散文精神的一种呼唤和回归;是对三四十年代因残酷现实而出现的纪录式、速写式、素描式功利性散文,五六十年代因强调单一主题单一言说方式而导致苍白、虚假散文的一种挣脱和反拨;也是对新时期散文在商品大潮的冲击,通俗文化升温,精英文化日渐失落情况下出现的感性有余,理性缺失,柔媚有加,厚实不足的散文平庸趋向的一种反思和修正! 相对于一般散文而言,文化散文应该具备以下突出特征:

一是取材上的文化视野。一般的散文可以是写些身边琐事,花花草草,风花雪月,个人哀乐,一己悲欢。而文化散文所写对象本身要有突出的文化意味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有些甚至是民族智慧和精神的标志与象征。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虽然散文大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ce3269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2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