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导·巧学·巧练

2022-05-05 07:18: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巧导·巧学·巧练》,欢迎阅读!
巧导·巧学·巧练
巧导·巧学·巧练

性格使然,我一直以来都比较喜欢上那些故事性强、情感浓郁的文章。而对于那些说明性的

文字,总是有种铺展不开、挖掘不下去的感觉,自然不太喜欢,上起来也有种无话可说的感觉。但是,《活化石》却成了一个例外。上完课,想到了很多,也摸索出了上好这类课的一点点门道,那就是:巧导·巧学·巧练。巧导,即通过活泼泼的情境导入新课;巧学,即通过精读重点词句把握文章主旨;巧练,即通过拓展探究洞开孩子们的多重视域。 一、巧导,激起学习兴趣

泰戈尔说: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为使教育的目标这枚鹅卵石更完美,教育需要水一样的载歌载舞小学语文教学亦然。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枯燥讲解和单项灌注只能使他们昏昏欲睡,唯有通过新颖的情境、活泼的招数和灵动的方法,才能聚焦他们的注意力、兴趣和热情,才能打造摇曳生姿的快乐语文课堂。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活化石》,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化石这个词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何况是活化石。这样一个课题,就像一个拦路虎一样挡住了学生学习的前路。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来化难为易: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参观一个特殊的地方——出示中国古生物博物馆图片。大家想不想进去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东西呢?

设计意图: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出示鱼化石、始祖鸟化石、三叶草化石、恐龙化石图片,并提问:看了这么多,你知道什么是化石呢?你能从我们课本的《活化石》第一自然段找出答案吗?(亿万年前的动植物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培养学生摄取信息和捕捉文章重点的能力

3.其实,远古时代还有一些动植物适应了后来的恶劣天气并一代代存活了下来,他们就像博物馆的这些化石一样有亿万年的历史了,我们就把它们叫做活化石。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几种活化石,有兴趣吗?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亿万年,理解活化石的含义,为后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习看似容易,但不是谁都能一眼看懂。教师就是要在学生感到困难的时候给学生托一把,让他们能轻松地窥到知识之光的所在,才能在一次次的成功中愈战愈勇。 二、巧学,学会字斟句酌

教学银杏树时,我抓住比喻句进行教学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我出示许多叶子的图片,让学生找出银杏树的叶子。既理解了银杏树树叶的样子,又结合理解了词语辨认的意思,后我又指导学生模仿写句,银杏树的叶子还像什么?学生想象力非常丰富,树叶在他们的脑海中变成了降落伞、小姑娘的裙子,秋天的扫帚。在理解了比喻句的写法以后,我又让学生对比一片叶子一片片叶子一把扇子一把把扇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一片叶子只有一片叶子,一片片叶子是有很多叶子。一把扇子就是只有一把扇子,一把把扇子就是有很多把扇子。而后进行朗读指导,读出了树叶的美,树叶的珍贵。

所谓巧学,就是要引领孩子们在阅读中抓住关键词语反复品读、沿径探源、披文入情,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触摸文字背后的体温。可以发现,当孩子们从大、重、怪、少等词语中归纳出中华鲟的特点时,其理解走向纵身,变得开阔。而这,正是当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所更加需要的境界。


三、巧练,学会拓展延伸

好的语文教学,应以基于文本,适度高于文本、广于文本为宗旨,以旁征博引、举一反三、适度拓展为策略,立体构筑教学内容。的确,好的语文教学不能止步于文本,不能拘囿于教室,不能沉浸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而踯躅不前。相反,语文教师应该引领孩子们通过网络、课外书籍、专家请教等多种方式,让语文和大千世界对接起来,以此构筑厚重、多姿、生机盎然的语文学习新时空。

实践发现,学生对这样的拓展活动特别有兴趣,因为它不仅让学生获得了展示的机会,还将合作学习的习惯慢慢渗透进了学生的学习中。同时小组交流的学习,也使学生在提升能力的同时,了解了更多知识,将语文学习从课内的学习延伸到了课外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中。 任何一篇文章,只要用心都能上出最佳效果。这就如同行山路,看似无路前往,但只要不放弃,总有一条通往幽深处。而认真摸索,正是通往这幽处的诀窍。巧导·巧学·巧练虽不是教师用心的最终体现,但至少可以引领孩子们更深入地学习语文、享受语文、创新语文,以此引领孩子们在语文的百花园中郁郁乎文哉 参考文献

[1]王荣 做水还是做槌[J].教师月刊,2016,(8):14

[2]虞大明 让课堂住进孩子的心里[J].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15,(10):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c62a606c5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0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