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武汉东湖绿道系统规划暨环湖路绿道实施规划》,欢迎阅读!
武汉东湖绿道系统规划暨环湖路绿道实施规划
摘要:东湖是武汉引以为傲的“城市金名片”,具有优良的自然基质、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优质景源。
随着东湖由城郊湖转变为城中湖,东湖风景区也由城郊游憩目的地转变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休闲场所。借鉴国内外经验,针对东湖的特点,本次规划希望通过缝合城湖、分流交通、激发体验、扩容设施、整固生态五个核心策略,实现东湖风景区品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缝合城湖;分流交通;激发体验;扩容设施策略 0、引言
2014年底,市委市政府提出“让城市安静下来”的城建新理念,各项城市建设都要更加注重城市品质,更加注重市民意愿,建设东湖环湖绿道是实现“让城市安静下来”的重要载体,是建设品质武汉构想的具体彰显。
现在的东湖,由于景点建设吸引力不足,景区服务设施配置不足,环湖生态岸线、山林植被保护不足,特别是承担了过多的城市交通功能,缺乏慢行游憩空间,不能充分满足市民和游客休闲游憩的需求。
然而武汉市民对东湖充满期待。截止到1月31日,我们通过“众规平台”共收到公众意见265条、规划方案1686个。经过整理,市民意愿主要表现为:希望东湖真正实现交通松绑、安静下来;希望东湖游览环境更宜人、活动空间更丰富、服务设施更完善;希望东湖能通过文化品位提升、生态环境整治、景观形象提升,更加彰显武汉湖泊文化和楚文化。
鉴于此,本次规划的愿景是:通过东湖绿道的建设,引领湖泊休闲新生活,带给市民一个宁静的东湖、内涵的东湖和活力的东湖,将东湖建设成世界的东湖。 在结合公众调查形成的东湖绿道线网规划热力图的基础上,本次规划总体形成“环湖聚核、多向连接”的绿道主干网体系。 1、“缝合城湖”策略
链接城市居民休闲、游客游览等活动,构建便捷、舒适的东湖绿道网络体系。东湖绿道网络充分考虑景区周边城市功能区和高校的人流,以及市民、游客、学生进入景区活动的流量和流向;采用空间句法等方法,通过权重赋值,确定人流活动的重要区域和路段,以此作为绿道线网选择的依据。
东湖绿道串联了外围景点,驿站设施与外围重要景点的出入口紧密结合,形成便捷、连贯的游憩线路。为便于武大游客及学生直接进入景区,在武大凌波门处规划建设景观云桥直通听涛景区。
结合绿道的建设,在景区入口处,适度建设餐饮、娱乐休闲等配套功能,并向景区延伸,通过东湖绿道网络,将东湖生态绿化空间向城市延伸,进一步稳固城市绿化生态系统。 2、“分流交通”策略
通过交通组织,形成“外围环线、湖底过境、隧道口换乘”的外围疏导系统,过滤穿越交通。
明确内部道路路权,构建“三条串接线+限制行驶区间”的机动车系统。“三条串接线”指保留落樱路、沿湖路、八一路延长线的现状城市交通通行功能,串接各景区边缘,便捷到达景区;“限制行驶区间”是指针对各景区、景区内各单位车辆及村民私家车行驶需求,划定三个机动车行驶区间,除特殊情况外,其他区间内严禁机动车通行。
通过“公交可达,慢行深入”的措施,由景区外围环线公交和轨道交通到达各景区边缘,通过换乘慢行交通工具进入景区。
强化慢行理念,诠释安静东湖。构建观光小火车“环线(单向循环)+放射线”系统,即围绕郭郑湖形成单向循环环线,并向外放射,其中东湖南路、东湖路部分路段、环湖路部分路段与城市机动车交通并行。
构建“内外无缝换乘,快慢高效衔接”的陆上换乘系统以及便捷的水陆换乘系统。
3、“激发体验”策略
规划利用景区各具特色的景观资源,打造八大绿道主题,充分展现东湖的生态、人文内涵。
一是展现楚汉文化体验的“楚风汉韵”主题绿道,策划有东湖天地、东湖书画展、楚汉文化园、鹅池天地等以文化场馆、人文景观为载体的主题游览活动; 二是展现高校人文体验的“巍巍书香”主题绿道,策划有浪淘石摄影基地、水上运动中心、水岸书院、庙街水韵、学子文化园、滨水书屋等高校风光游览、运动健身训练等主题活动;
三是展现水上休闲观光的“凌湖掠影”主题绿道,策划有脚踏船乐园、龙舟竞
渡、水上滑板、滨水步道、景观云桥等自然湖景观光、水上休闲运动等主题活动; 四是展现农作参与体验的“渔趣田园”的主题绿道,策划有西藏风情街、特色美食街、五色土韵、楚韵渔乡等民俗文化、农渔休闲体验项目,重点结合景中村的提升改造,打造原汁原味的风情名俗村——江汉富甲;
五是展现磨山古韵体验的“茂林古道”主题绿道,策划有龙舟基地、祝融观星台、楚剧秀、荆楚诗会、磨山登山、五星酒店等以楚城人文体验、密林古道游览为主题的游览项目;
六是展现花卉植物观赏的“梅园花海”的主题绿道,策划有磨山四季花城、樱花汇、梅林书院、采茶体验园、枫多山骑行大赛、花道露天剧场等以景观植物观赏、特色度假休闲为主题的游览项目;
七是展现郊野森林游览的“野径疏影”主题绿道,策划有丛林鉴宝、东湖论坛、古树名木园、登山拓展基地、禅文化园、亲子宿营乐园等以郊野风情游览、户外运动体验为主题的游览项目;
八是展现湿地游览活动的“烟波悠游”主题绿道,策划有利用先锋村原有建筑改造形成的文化创意基地,以及湿地疗养中心、湖泊博物馆、水上画廊、东湖天堂、数字湿地公园、民俗文化村等以生态湿地观光、亲水休闲体验为主题的游览项目。
4、“扩容设施”策略
在公众调查形成的东湖入口设置、停车场、休息驿站等规划热力图的基础上,结合市民及游客的需求,保证绿道基本服务功能、适宜的间距和明确的标识。 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和建筑进行适当改造和提升,复合利用,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共用共享。对于景中村内驿站,主要利用现有建筑进行低强度改造,整治建筑、规整场地和适当增设休憩设施,满足游客休憩及村民生活的双重需求。
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优化使用者体验同时提高绿道日常运营管理水平。 合理设置绿道沿线的夜景灯光亮度,保证市民、游客夜晚游览的舒适和安全,同时通过多种灯光强度和色彩的搭配,营造活泼、丰富的场景氛围。在东湖老大门至梨园大门处利用太阳能LED灯建设一条最美夜间自行车道。 5、“整固生态”策略
将现状石砌人工驳岸,改为生态堤岸并适度延展空间,重建原有水生植物群落,增加临湖的游憩空间,以游憩步道、亲水栈桥、观景平台等形式建立环湖绿道系统。
修复山体植被群落,增加林相变化;设置观景点,感受山湖相融、山湖相望的景观氛围。
增加绿道沿线的绿化配置,丰富高低搭配的绿化景观层次;借助东湖植物基因库优势和武汉打造新花城的契机,建设形成具有“春樱夏荷秋桂冬梅”植物特色的绿道。
加快实施“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景区内各大水体间实施互联互通,利用引江济湖工程实现水体交换,改善东湖水体质量。
为诠释以上五大规划策略,本次规划选择环湖中路、东湖南路段以及枫多山三段作为示范段。
⑴.环湖中路段:改造石砌人工驳岸,修建亲水栈桥;利用原机动车道建设自行车道和观光小火车道;在现状沙滩浴场,充分利用现有的建筑、场地布设咖啡吧、小卖部等,满足驿站设置功能要求。
⑵.东湖南路段:保持现状车行交通功能,在临东湖一侧,适当征用临近单位空地建设绿道,空间不足区域铺设架空绿道;在武大凌波门处建设景观云桥直达听涛景区,在上桥处建设观景平台,设置驿站,提供自行车租赁、电瓶车停靠处、便民小买部等。
⑶.枫多山段:规划沿路及环山两条绿道体系,满足观湖和游山两种体验。沿路绿道利用地形,设置驿站节点,丰富景观视线。
环山绿道与人行栈道相结合,形成多个观景点和休憩驿站。在两山之间,通过架空平台形成空中绿道,丰富游览体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8307b4a44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