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材解析

2023-02-26 23:00: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师说》教材解析》,欢迎阅读!
解析,教材
《师说》教材解析

韩愈作《师说》的时候,有人以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 年,这大致是可信的。这年韩愈三十五岁,刚由洛阳闲居进 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但 他早已有名。他所提倡和不断实践的古文运动,在那一两年 内,正走出少数爱好者的范围,形成一个广泛性的运动,他 俨然成为这个运动的年轻的领袖。他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 张。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 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即魏晋以来“饰其 而遗其意”的骈文:这就是古文运动的内容。这个运动 以逐渐形成于唐德宗统治的后期,是有现实的社会条件的。 它是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目的服务 的。而这除军阀、大地主外,正是当时广大社会阶层的现实 利益的要求。韩愈的积极努力,对这个运动的开展与形成, 起了不断促进的作用。就古文来说,他不仅自己刻苦努力, 理论到实践,表现了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不顾流俗 的非笑,努力提倡,特别表现在给青年们热情的鼓励和指示 《师说》正是这种努力所引起的一篇具有进步意义和解放精 神的。

韩愈由于幼年的家庭教养和天宝以来复古主义思潮的 影响,从青年时代起,就以一个传道的古文家自命。这也是 他在科举和仕宦的阶梯上十年不能得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 是他并不悔,还愈来愈有自信。最初他到汴州参加宣武节度 使董晋幕府的时候,先教李翱学古文;由于孟郊的介绍,不 久又教张籍学古文。后来逃难到徐州,徐泗濠节


度使张建封 安置他在符离,又教一个青年人张彻读古书,学古文。张 封死后,仕途不通,到洛阳闲居。向他请教的青年愈来愈多, 对青年们非常热情, 奖励有加。他在《重答李翊书》中说: “言辞之不酬,礼貌之不答,虽孔子不得行于互乡,宜乎余 之不为也。苟来者,吾斯进之而已矣,乌待其礼逾而情过 乎?”为了“广圣人之道”,他以热情的、有礼貌的态度对 待一切向他请教的青年,他认为这并不是什么“礼逾”和“情 过”的问题。他回答许多青年的信,指示怎样作人,怎样作 文。在韩愈看来,是作者的人格修养的表现,作人与作文 该是一致的。他进了国子监,对待青年依然非常热情。

韩愈这样不断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奖励和指示, 这是魏晋以后所没有的现象,当然要引起人们的奇怪,以至 纷纷议论和责难。一切向韩愈投书请益的青年便自然地被目 为韩门弟子,因而韩愈“好为人师”的古怪面貌也就非常突 出了。但韩愈是早有自信的,他不管人们怎样诽谤,依然大 胆地回答青年们的来信。他在《答胡生书》中说:“夫别是 非,分贤与不肖,公卿贵位者之任也,愈不敢有意于是。 生之徒,于我厚者,知其贤,时或道之,于生未有益也。不 知者乃用是为谤不敢自爱,惧生之无益而有伤也,如之 何? ”他对那些恶意中伤的诽谤,表示愤慨,也为向他请教 的青年担忧。《师说》的最后一段,声明写作的由来,说这 是为了一个“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学习的青年李蟠 而作的。实际上他是借此对那些诽谤者来一个公开的答复和 严正的驳斥。他是有的放矢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684c6a1fc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d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