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矛盾及防控研究文献综述

2023-04-15 05:24: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农村社会矛盾及防控研究文献综述》,欢迎阅读!
防控,综述,文献,矛盾,农村
农村社会矛盾及防控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刘晓梅 吴松江

来源:《经营管理·中旬刊》2017年第05

随着农村社会矛盾重要性的凸显,国内外理论界对中国农村社会矛盾的研究在不断深化。国外研究起步较早,偏重于概念的构建。国内研究起步较晚,相对落后于实践。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农村社会矛盾的研究升温迅速,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体系。现有研究已经从农村社会矛盾的现状及表现形式、农村社会矛盾根源、农村社会矛盾化解等多个角度展开。本文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我国社会矛盾研究的现状和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 一、农村社会矛盾的核心概念与表现形式

国外专家学者以关注我国农村社会冲突及农民抗争为主线,对我国农村矛盾进行了理论研究,并提出相关概念。

1.暴力抗争。Perry1985)通过对比20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两个完全不同的时期的中国农村动荡的模式 ,了解中国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相互作用。Perry研究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引发的阶级矛盾、以亲属关系和乡村分界为主的新农村单位的成立引起的血统与社区矛盾,引发了一系列的暴力抗争,暴力反抗多披着宗教的外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了以传统合作社为主的生产方式,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导致农村出现了贫富差异,引发贫困农民的红眼病,另一方面导致农村干部对农村集体资源控制的减弱,新的干群矛盾出现。

2.底层正义。Michelson2008)认为虽然以往的一些抽象研究表明村干部是社会矛盾的麻烦之一,而且农民们更倾向于信任高层。但2002年一项包含了3000个家庭的调查表明,越级依赖更高层化解冲突成本高昂且结果不尽如人意。受访者表示,当地的解决方案,有村里的领导的参与,往往更高效。

二、农村社会矛盾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国内对农村社会矛盾的研究,已经基本完成了概念理论构建,明确了农村矛盾的基本内涵、特点、分类以及新时期农村矛盾的发展趋势。李长健(2013)认为按农村矛盾涉及的领域来分,有经济矛盾、政治矛盾、文化矛盾、社会权益矛盾。按矛盾对象不同又可以分为农民与农民之间矛盾、农民与政府之间矛盾、农民与其他组织之间矛盾等。 根据研究发现,经济盾日益突出、矛盾种类不断增多、矛盾主体向多元发展体向多元发展。王洪秀(2010)指出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民众作为利益主体理应受到合法利益保护。很多情况下,许多民众并非参与市场经济运行的盈利活动,单纯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进行调节,很有可能把民众放在利益链的最低端地位,导致民众在追求自身利益中处于劣势,住房、经济出现问


题,然后引发大规模的社会群体矛盾。他认为目前农村社会矛盾具有复杂化和尖锐化,有失信导致的矛盾、不承担家庭义务导致的矛盾、捷径致富导致的矛盾、非法借贷导致的矛盾、腐败及为官不作为导致的干群矛盾、司法不公矛盾、落后產业转移导致的环境矛盾等。出现矛盾主体非单一的多元化特征,矛盾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层面上交叉的矛盾结构多维度特征。

三、当前农村社会矛盾主要根源

国内专家学者对农村社会矛盾进行了深层次原因分析。一部分学者从宏观上进行了整体研究,这些研究包括农村社会结构改变、农民阶层分化等结构性分析,社会规律分析,利益博弈分析等方面;一部分学者从所属学科或领域出发进行了个体分析并提出了多样化的原因。杨华2013)认为农村社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农民阶层冲突。他从农民阶层分化分析农村社会矛盾及政府兜底现象。他把城郊农民划分为管理者阶层、精英阶层、中上阶层和普通农户阶层等四大阶层。他认为不同的阶层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社会禀赋、在阶层结构中的位置各不相同。不同阶层在利益分配过程中存在博弈现象。在博弈中普通农户阶层作为弱势群体,整体利益受损。利益分配的不平衡极易诱发不同基层的对立与冲突,特别是普通农户阶层与管理者阶层的对立,这种对立很容易发展成剧烈的阶层对抗和冲突。高建民(2009)认为要重视农村的主体地位。他认为现在农民的主体性仍存在一定的缺失。他认为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趋向于分化成不同职业、不同经济基础、不生产生活方式、不同思想追求的利益群体,表现为农业劳动者、进城农民工、在乡农民工、农村企业管理者、农村手工业者、农村服务业者、农村基层管理者七个不同的农民阶层。七个不同的阶层都有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特征,有着不同的利益格局。通过对照不同阶层的特征和农村经济社会矛盾分析,确定基本矛盾是农民主体地位日益突出与素质技能不高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与农民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矛盾、农民非农化与农村城市化矛盾等矛盾一起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农村社会矛盾防控的途径

目前专家学者从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基层组织、优化村民自治、完善公共治理、丰富公共产品供给等若干个角度研究矛盾化解。

李长健(2013)基于权益保护与社区发展的视角提出中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他认为通过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营造文化氛围等多渠道可以优化农村社会矛盾化解的外部环境。我国政府对农村基层公共事务的投入较为薄弱。在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的新形势下,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这既是加快农村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基层公共财政制度进行改革,优化公共财政资金投资的途径,强化这类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提升资金的运用效率。现在,一来对于农村基层的公共事务投放的资金不足,急需提升资金的支持力度;二来,财政所投入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需要不断地改善这类资金的投资途径,加强对于资金的监督管理力度。社会矛盾


社会转型的成本。他认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是社会治理的重点。综合安全阀、风险管理社会治理等诸多理论提出社会预防的重要性。他认为社会预防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基础。做好社会矛盾预防工作必须要正视社会矛盾,研究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才可以找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解决之策。他倡议将社会预防的理念和策略运用到应对社会矛盾实践中,并提出了"预测趋势、消除诱因、瓦解条件、抑制生长、宣泄能量和提高燃点 "六个子理论组成的社会预防论。根据创新有效化解与预防社会矛盾的要求,实施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畅通诉求发达,提前进行干预,从根本上减少社会矛盾。

关于农村社会矛盾的研究,国内的研究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大多以实际案例为基础进行剖析,全面分析了农村社会矛盾的原因并从不同角度提出对策建议,而国外研究更注重理论研究。目前对农村社会矛盾化解观点各异,且以上研究的共同点是从宏观机制层面进行的研究分析,实际操作性较差。本文将更侧重于实用性,研究适用于基层政府实际维稳工作的矛盾评估模型及具体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李琼英,朱力. 历史遗留矛盾的类型及其生成机制[J]. 江淮论坛,20160163-67. [2]王先明. 20世纪前期乡村社会冲突的演变及其对策[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学版),2012041-15.

[3]朱力,邵燕. 社会预防:一种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探索[J]. 社会科学研究201602104-110.

作者简介:刘晓梅,女。民族:汉,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人。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吴松江,男。民族:汉,湖南涟源人。硕士生导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3f035b74a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3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