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考试题》,欢迎阅读!
1.煤矿企业应当落实应急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事故预警、应急值守、信息报告、现场处置、应急投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安全避险设施管理和使用等规章制度,主要负责人是应急管理和事故救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2.安全避险系统应当随采掘工作面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每年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开展有效性评估。
3.采(盘)区开采前必须按照生产布局和资源回收合理的要求编制采(盘)区设计,并严格按照采(盘)区设计组织施工,情况发生变化时及时修改设计。
4.单车道应当根据运距、运量、运速及运输车辆特性,在巷道的合适位置设置机车绕行道或者错车硐室,并设置方向标识。
5.新建非突出大中型矿井开采深度(第一水平)不应超过1000m,改扩建大中型矿井开采深度不应超过1200m,新建、改扩建小型矿井开采深度不应超过600m。
6.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应急演练制度。应急演练计划、方案、记录和总结评估报告等资料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7.煤矿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应急救援预案和避灾路线,具有自救互救和安全避险知识。
8.采区避灾路线上应当设置压风管路,主管路直径不小于100mm,采掘工作面管路直径不小于50mm,压风管路上设置的供气阀门间隔不大于200m。
9.采掘过程中严禁任意扩大和缩小设计确定的煤柱。
10.严禁任意变更设计确定的工业场地、矿界、防水和井巷等的安全煤柱。
11.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超前压力影响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且加强支护的巷道长度不得小于20m;
12.在同一采煤工作面中,不得使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能的支柱。13.在地质条件复杂的采煤工作面中使用不同类型的支柱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14.突出矿井必须建设采区避难硐室,采区避难硐室必须接入矿井压风管路和供水管路,满足避险人员的避险需要,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h。
15.发生煤(岩)与瓦斯突出事故,不得停风和反风,防止风流紊乱扩大灾情。
16.处理水灾事故时,应迅速了解和分析水源、突水点、影响范围、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具有生存条件的地点及其进入的通道等情况。
17.采煤工作面严禁使用木支柱(极薄煤层除外)和金属摩擦支柱支护。
18.煤巷、半煤岩巷支护必须进行顶板离层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记录在牌板上。
19.采煤工作面用充填法控制顶板时,必须及时充填。控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禁止采煤,严禁人员在充填区空顶作业;且应当根据地表保护级别,编制专项设计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20.一个采(盘)区内同一煤层的一翼最多只能布置(1个)采煤工作面和(2个)煤(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
21.一个采(盘)区内同一煤层(双翼开采)或者多煤层开采的,该采(盘)区最多只能布置(2个)采煤工作面和(4个)煤(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
22.采用(分层垮落法)回采时,下一分层的采煤工作面必须在上
一分层顶板垮落的(稳定区域内)进行回采。
23.高瓦斯、(突出)、有容易自燃或者(自燃煤层)的矿井,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
24.下山采区未形成完整的(通风)、排水等生产系统前,严禁掘进(回采)巷道。
25.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2个畅通的安全出口,一个通到(进风巷道),另一个通到(回风巷道)。
26.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此范围内的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8m),其他采煤工作面,此范围内的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6m)。
27.处理灾变事故时,应当(撤出)灾区所有人员,准确统计井下(人数),严格控制入井人数;提供救援需要的图纸和(技术资料);组织人力、调配(装备)和物资参加抢险救援,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28.救援装备、(器材)、物资、(防护用品)和安全检测仪器、(仪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满足(应急救援工作)的特殊需要。
29.突出与冲击地压煤层,应当在距采掘工作面25~40m 的巷道内、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位置、回风巷有人作业处等地点,至少设置1组压风自救装置;
问答题一:处理冲击地压事故时, 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分析再次发生冲击地压灾害的可能性,确定合理的救援方案和路线。
(二)迅速恢复灾区的通风。恢复独头巷道通风时,应当按照排放瓦斯的要求进行。
(三)加强巷道支护,保证安全作业空间。巷道破坏严重、有冒顶危险时,必须采取防止二次冒顶的措施。
(四)设专人观察顶板及周围支护情况,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防止发生次生事故。
问答题二:采用锚杆、锚索、锚喷、锚网喷等支护形式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锚杆(索)的形式、规格、安设角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喷体厚度,挂网规格、搭接方式,以及围岩涌水的处理等,必须在施工组织设计或者作业规程中明确。
(二)采用钻爆法掘进的岩石巷道,应当采用光面爆破。打锚杆眼前,必须采取敲帮问顶等措施。
(三)锚杆拉拔力、锚索预紧力必须符合设计。煤巷、半煤岩巷支护必须进行顶板离层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记录在牌板上。对喷体必须做厚度和强度检查并形成检查记录。在井下做锚固力试验时,必须有安全措施。
(四)遇顶板破碎、淋水,过断层、老空区、高应力区等情况时,应加强支护。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3ab24d2ccbff121dc368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