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辛亥年的枪声》之感》,欢迎阅读!
读《辛亥年的枪声》之感
90年前的今天,1911年4月27日(也就是辛亥三月二十九日),
一个同样美丽的春天,一个和今天同样灿烂的日子,风和日丽,鲜花烂漫,在满清专制统治下的广州,响起了一阵阵枪声、炸弹声、冲杀声,和尸体倒下的声音,林觉民等一百多个志士,在强弱悬殊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向总督衙门发起进攻,史称黄花岗起义。成败的结局其实早在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是志士们赴义时的从容与慷慨,这些人大部分是一介书生,并不是久经沙场的战士,但他们表现出来的勇敢、坚韧和那纷飞的血肉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90年后的今天,我们通过南帆先生的《辛亥年的枪声》,重新体会当时“那一阵密集的枪声”,那一股凛然就义的豪情,同时还有那作为凡身肉胎应有的七情六欲、儿女情长。林觉民,一位英雄式的人物,福州人民的楷模,以天下为己任,以祖国的民主独立为信念,在90年前的那一天,英勇就义,为世人留下无尽的感叹与感动。 南帆先生的散文,就是优雅而有美感的文字。他既重历史疑难的探询,也重现实人心的解析,正如他的笔墨,既有批评家的睿智,又有散文家的自得,这使得他的文字,在历史与现实、理性与感性之间,往往穿梭自如,有着一个学者不多见的优雅和沉实。他不会因为介入重大问题的思索,而忽视对细节的发现;也不会因为流露出对小事的警觉,而遗忘生活背后那条长长的历史阴影。正是对“另一种历史”的持续关注,南帆先生一系列谈论历史的散文名篇,向我们敞开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人情世界。在《辛亥年的枪声》中,他的注意力没有集
中在广州起义这一事件的影响和意义上,而是对林觉民的内心轨迹有了兴趣。尤其是那个写《与妻书》的林觉民,作为一个带着体温的个人,开始在历史的裂缝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个声音的出现,其实就是对传统历史描述的补充。
在那样一个即将面对生死诀别的时刻,林觉民在写给爱妻的诀别书中,不可能再说什么甜言蜜语,也不可能抒发什么豪言壮语,整封书信从头至尾娓娓倾诉的就是他“以天下人为念”、不惜抛却儿女情长、置生死于度外、舍身参加革命的坚决与执著,以及他对爱妻的留恋与不舍。眼看就要踏上凶险之路,和自己的亲人永别,再坚强的人也难免心碎肠折。林觉民也同样是肉身凡胎,有着七情六欲、儿女情长,面对即将到来的生离死别、与爱妻娇子的永别,任他铁石心肠,也不可能不伤悲,不泪涌双眼?但他毕竟是胸怀大志、“以天下人为念”的革命者,面对生离死别虽然伤悲,却悲而不戚、悲而不哀,没有“小男小女”们那般悲悲切切、哭哭啼啼,而是满怀悲壮、大义凛然,表现了一个革命者以天下为己任,追求正义与真理,舍身取义的高尚情操和宽广胸怀,令人肃然起敬。而南帆先生对其心理与性格的深入剖析,通过散文这简单而又富含深意的形式,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了这位英雄及其他的家人,使我们对英雄的理解进一步深入,林觉民不是没有痛,而是痛入骨髓。
他们的儿女情长,他们的大爱,是我们新一代党员,新一代青年的心灵净化和永久的财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23311035b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