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高考生考试焦虑的成因及应对策略》,欢迎阅读!
浅谈高考生考试焦虑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摘要: 考试焦虑是考生对考试过于紧张、担心考试失败而形成的一种高度忧虑的负性情绪,轻则使考生考试时发挥失常,重则使考生自暴自弃。每年的高考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每年都有大批考生遭受考试焦虑的困扰。本文分析高考生考试焦虑的成因,探讨应对策略,以期为高考生考试心理的辅导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高考生 考试焦虑 成因 应对策略
考试焦虑是高考生这个特殊群体最易出现的情绪反应。传统文化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家长的过于关注,学校浓郁的考试氛围和考生的信心不足,是造成高考生考试焦虑的重要原因。要缓解高考生的考试焦虑,社会舆论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家长要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学校要重视对高考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考生应调整心态,合理定位,正确看待考试焦虑。 一、高考生考试焦虑形成的原因 1.传统文化和社会舆论的压力。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学而优则仕”的理念积淀很深。高考这一“独木桥”、“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与学生以后的升学、就业关系重大,每年的高考社会各界都会给予十分的关注,新闻报道、报刊炒作、网络帖子等随处可见。一些政府部门早早就对高考生额外开设各种绿色通道,这些都在无形之中增加了考生和家长的心理压力,造成了不必要的紧张情绪。 2.家长的过于关注。
有些家长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端茶递水,任劳任怨,只要是和学习无关的事一律不许去做,必要的事情父母帮着完成,平日生怕打扰到孩子,家里安静得没有一丝声响。家长的过度关爱在无形中会给考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考生过于关注考试和考试结果,进而产生对考试的紧张和焦虑。此外,在考生参加考试前和考试期间,家长身上出现的极度紧张和焦虑等负性情绪,也会强烈地影响考生的情绪状态,导致考试焦虑的加重。 3.学校浓郁的考试氛围。
高考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引着高中三年全校师生努力的方向。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其难度之大和竞争之强童叟皆知。尤其是进入高三之后,学校所有事务都要为高考让路,考生要做的,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学校频繁举行各类考试,考完试之后排名次、请家长,有的学校还根据考试成绩排座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完全就是以考试和成绩为中心。学生每天走进校园,扑面而来的就是醒目的高考倒计时牌,这些在无形之中增强了高考的紧迫感,使原本对高考就缺乏自信或准备不足的考生更加战战兢兢,担心、忧虑的负性情绪相伴而生。 4.考生信心不足。
有的学生自我评价过低,缺乏必要的信心和面对困难的勇气,把高考看得太难太重,认为自己的基础和能力很难取得理想成绩,而失利之后的后果不堪想象,越怕“失手”压力越大,越容易造成考试焦虑。 二、高考生考试焦虑的应对策略 1.社会舆论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社会舆论界要正确宣传有关高考的制度和政策,引导考生正确认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如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要避免对高考的竞争性进行过度炒作,建立积极的、正面的舆论导向,以宣传政策、介绍应试技巧、提高考生身心素质为主,并引导考生辩证地看待高考的得与失,为考生创建宽松的社会大环境,从而减少高
考焦虑的发生。
2.家长要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
高考在即,父母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和鼓励,不过多地干涉孩子,更不能因为自己的焦虑而加大孩子的压力。再者,父母要多多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不能因子女成绩较差而产生过激言语,也不能因过于关注而适得其反,更不能给子女灌输“考大学是唯一出路”的观念,增加孩子的思想压力。
3.学校要重视对高考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应试教育指导下,学校过于注重成绩和升学率,忽略考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导致考生人格素养、责任心、人际交往等许多重要心理健康教育环节的缺失,仅仅以分数作为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唯一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对高考的焦虑程度。因此,学校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成立心理咨询室、开办心理咨询辅导专栏等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考前一段时间针对学生的临考心理,请专家进行有关讲座,针对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同时尽可能减少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做法,比如不大范围公开考试名次、不按成绩排座位、取消倒计时牌等,尽可能减少考生焦虑的刺激源。
4.考生要调整心态,合理定位,正确看待考试焦虑。
首先,考生要调整心态,必须保持一颗平常心。高考既是知识和能力的较量,又是身体和心理素质的比拼。保持中等强度的动机,才有望取得最佳的活动效率。在考试前,自己的水平已基本定型,忧心忡忡只能自寻烦恼,顺其自然才可能正常发挥。其次,考生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合理定位。从知识、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社会适应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切不可看到自己某方面的优势而好高骛远,给自己确立高不可攀的考试目标,期望值越高,压力越大,结果恰恰适得其反;也不可只看到自己的劣势而妄自菲薄,丧失考试信心,产生畏难情绪。最后,考生要正确看待考虑焦虑。考试期间因焦虑而紧张、着急和晚上睡不着觉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人人都会有焦虑,只是程度的区别,适度的焦虑还可使思维更加活跃,在考试时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高考还在继续,考试焦虑还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存在,消极影响不容忽视,为考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考试环境,使考生以最佳的状态面对高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和考生个体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丛爱玲,项亚红;考试焦虑分析及其应对策略;校园心理 [2]彭明芳;高考生考试焦虑的形成机制与应对策略;文教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05f16565c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