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茶味禅味书味禅味茶》,欢迎阅读!
茶味,禅味,书味-禅味茶
在中国,只要稍有点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茶禅一味”。
三毛有这样一段话:“阿拉伯人饮茶必饮三道。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
大理白族也喜爱三道茶,其实芸芸众生都喜爱三道茶,只是很少有人饮出个中三味。原来多数人都是借它解暑止渴而心急火燎地喝,没有找到饮茶时的心境。日本茶道的鼻祖珠光,曾是一休和尚的门下,经由一休点拨,终于得到饮茶时的心境:“柳绿花红”。也就是静静地欣赏品尝正呈现于眼前的自然、人生的滋味。茶味、禅味,茶禅一味,它需放松心情,忘却烦恼,悠悠地呷,细细地品,慢慢地咽,任那一缕馥郁的香气沁入胸腔、浸入肺腑,缭绕于九曲回肠,然后化作一股清风飘出口外。当那馥郁的香味由浓到淡,四周由喧嚣到寂静,只剩你一人独对空杯时,你就会醒悟,原来人生就是一杯茶,不论怎样浓酽芳香,都有味淡如水的一天;不论怎样位高权重,都要退出生活的舞台;不论贵贱贤愚,都要“荒冢一堆草埋了”。这时你就会理解出家人为什么四海为家,孙中山为什么不治家产,比尔·盖茨为什么捐光400亿家产。你就会心平气和地面对眼前的一切,不会报怨自己的地位财富不如人,不会为那转瞬即逝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寝食不安,不会跑官要官四处投机钻营。“人到无求品自高”,这时你就没了羁绊,没了挂碍,功名利禄诱惑不了你,酒色财宝迷惑不了你,横厄困穷吓不倒你。“为吏为官皆是梦”,当你对一切都看淡后,你就能宠辱不惊,得失不忧,去留无意,屈伸随心,从而处处沐清风,日日是好日,俨然再世神仙。
能由喝茶得出如此感悟的就是禅味了。这禅味就是寂静淡泊,清心寡欲,不见财起意,不见色动心。《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一切色都于“心”,当“心”不再执著于“色”,即不被花花世界迷惑时,心就空了。僧人悟道最讲究心空,有首偈语是这样说的:“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即第归。”只要心空,你就是成佛作祖的高僧,就能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倘若心不空,满肚男盗女娼,贪、嗔、痴、怨,即便日日诵经
第 1 页 共 2 页
拜佛也是个俗人。难怪赵州禅师对前来参禅的人说:“吃茶去!”修行悟道者是否心空眼空六根清净,就像喝茶一样,甘苦自知。
而书味却非一个淡字就能概括,不同的书给人的味道是不同的,古人对书中三味的解释是:“诗书味之太羹(肉汁),史为折俎(切肉),子为醯醢(肉酱)。”当代的书籍更是种类繁多,味道各异。读经典名著,如吃满汉全席;读历史书籍,如品陈年佳酿;读游记随笔,如尝风味小吃;读名人传记,如喝八宝粥;读笑话故事,如嗑多味瓜子;读精粹散文,如嚼五香花生。读书就是要从艺术的真实中发现生活的真实,从作品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趣,从而获得人生的启迪,只有这样,才算读出书味。而在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的今天,倘没一颗淡泊宁静的心,只想装点门面,附庸风雅,是万难读出书味的。同理,那种不分优劣,见书就读的人也难读出书味。培根说:“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分书则应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它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惟其如此,才能读出书味。
喝茶、参禅、读书,事异而理同,殊途而同归,都要有颗淡泊宁静的心才能得其真谛。推而广之,为官、教书、治学,世间万事,哪样不要颗淡泊宁静的心呢?
第 2 页 共 2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f66b52d86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