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黄州安国寺记》《行香子_述怀》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4-03-31 12:34:1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轼《黄州安国寺记》《行香子_述怀》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阅读!
黄州,安国,述怀,苏轼,练习
苏轼《黄州安国寺记》《行香子_述怀》阅读练习及答案



诗文联读

(一)黄州安国寺记

苏轼



元丰 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守冒犯 明年二月至黄。舍馆粗定,衣食稍给, 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



,上不忍诛,认为 黄州 团练副使 ,使思过而自新焉。其



闭门却扫 ,收招魂魄,退伏想念,求因此自新之方。

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静坐深自省察则物我



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







因此生而不行得。一念清净,染污 自落,表里翛然



,无所附丽

,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





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 。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连

笑曰:“满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余是以愧其人。七年,余将有临汝之行。连曰: “寺未有记。”具石请记之。余不得辞。





( 选自《苏轼文集》 ,有修改 )

(注) ①指苏轼在吴兴任太守时期因 “乌台诗案 ”获罪,被贬黄州。 ②罪垢: 指罪孽。 ③染污: 烦忧。④翛 (xi ōo)然:超脱的样子。⑤附丽:附着,依赖。⑥赐衣:指朝廷对佛教高僧的赐衣和赐封号制度



(二)行香子·述怀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虚名浮利,虚苦费神。叹隙中驹,石中火 中身。









,梦

虽抱文章,张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回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 云。







(注)①元祐元年, 苏轼被召还朝, 可是政敌多次以近似“乌台诗案”之事欲再度诬告苏轼, 遂提笔抒情。②指击石迸出的一闪即灭的火花 18.用“ / ”为下边的句子区分节奏(限断2 处) 焚香静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 19.以下加点词意思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具 石请记之



B.求因此自新之













C.间 一、二日辄往





百废具 兴(《岳阳楼记》)



往之 汝家,必敬必戒( 《荣华不可以淫》

遂与外人间 隔(《桃花源记》)



宴酣之乐 (《醉翁亭记》

D.私窃乐



1 / 2


苏轼《黄州安国寺记》《行香子_述怀》阅读练习及答案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以下句子的意思。



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



21.文段(一)写和尚继连有哪些意图?请联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见解。



22.为文段(二)中划曲线句“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设计一个朗诵方案。



(可从停

连、语速、节奏、重音、语调等方面下手,答出一点即可。





, 品析文

23.上边两篇诗文中苏轼境遇同样、心境相像,请联合《黄州安国寺记》有关内容



段(二)中划横线诗句“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语言上的妙处。



【答案】



18



焚香静坐 / 深自省察 / 则物我相忘

19



C

清晨出门夜晚回来,在这里整整五年。

20



21



一是交代了作记的缘故; 二是继连和尚于纷扰世事中依旧心无挂碍, 保持心里的淡

泊让苏轼自愧不如, 仰慕钦佩; 三是 , 此时苏轼被贬, 安国寺成了苏轼排解心里愁闷的地方,继连和尚为僧十四年, 却不迷恋赐衣封号, 并认为知道满足才不会受欺侮, 懂得停止才不会有危 . 苏轼借写继连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希望如继连一般用淡泊、豪迈的心境去消解被贬谪的愁闷。



22



“叹”字重读, 并稍作停留, 此处要读出哀叹之感。 “隙中驹”, “石中火”, “梦

中身”, 此处叹息光阴易逝, 应连读, 读得迟缓些, 低落些。 “梦”字重读, 重申人生如梦, 转瞬即逝,凄凉之感尽在于此。



23



示例一:用了三字短语,音韵和睦,“一张”,“一壶”,“一溪”三个量词,简

纯真粹,一如他在安国寺中的生活“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现在他



就是个闲人,清安静静。



示例二:“琴”,“酒”,“云”与之相伴,意象空灵,与《黄州安国寺记》中物我相忘,



身心皆空的境地相符合, 寄托了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兴趣和生活态度,



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

尽的遐思。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ebbfcdd5a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b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