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做好学情分析》,欢迎阅读!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有他对学习内容的前期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有效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充分关注学生需求,才能使教师的教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新课程要求“从讲课到教学”,从教师的单项传授到师生的双向互动。师生互动,动的基础,教师所讲的东西必须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学的动机和愿望。“因学定教、因学施教”,让老师的教更加贴近学生的学。
学情分析就是在教学前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原有经验、前概念、认知方式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实质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其中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说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怎么样?但如果只是从知识的角度来了解学生,并不够全面,还应关注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在上课的时候,各个方面的很多需求。对于这方面,如果我们老师对学生需求了解的多一些,了解的全面一些,了解的深入一些,那么对课堂教学和老师之间达成默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是非常有好处的。如何做好学情分析呢?
首先,要注重学情分析的全面性。要注重全面性的发展,就要注意对学生起点能力的分析。
学生起点能力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接受水平、学习能力及思维规律等。例如: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与技能以推导出还没有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有哪些;哪些知识是通过努力自己能学会的;哪些知识是需要在教师点拨和引导下才能学会;怎样的引导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等。
有专家讲过,小学教学这点事,不外乎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兴趣,一个是习惯,这两点都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为了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创造一个很有趣味的情境。但创造的情境,无论它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一定要和这节课所讲的知识紧密相配合联系。所以说关注学生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学情分析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及心理需求,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关注知识需求,满足求知愿望。一般来说上课的时候学生不会自己主动举起手来,小学生还是习惯于老师这节课教什么知识,就学习什么。知识需求,就是我们在进行知识教学当中,从知识的角度看,学生可能会有怎样的需求,老师要有一定的预见,并且把这种预见纳入到我们的备课过程当中去,然后在课堂教学中给予体现。我觉得这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也是对他们知识需求的一种满足。
其次,要关注学情分析的过程性。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完整、鲜活的个体,教学中学生的行为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因此,真正的学情源自于课堂,最有效的学情分析应是对课堂教学的高度关注。一方面,通过认真的观察和倾听,及时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为,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地调整教学问题和适时地调控教学进程;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准确了解学生的体会和感受,从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有效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
经历过课堂教学,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和互动,教师对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了解会更加准确,对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风格的认识会有许多新的感受和新的思考,将这些感受与思考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和记录,不仅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而且也有利于及时补救教学中的不足。另外,对学生课后的联系也是进行学情分析的重要依据,从学生对待练习的热情,可以感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从学生完成练习的质量,可以看出学生对课堂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态度,这对确定学生再学习的起点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次,强调学情分析的多样性。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个人的性格、气质和生理特征等与学
生学业成绩具有直接关系。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现实中的人,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地分析研究。学生在面对不同教学内容时,所具有的学习经验、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也不相同。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在学习新知方面所欠缺的是什么。
其实每个老师都进行过学情分析,如谈话、提问、测试、问卷调查、查阅学生档案、向前任教师了解情况以及家访等,我用的较多的是课堂交流和作业批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看着学生,从学生的眼神、表情、动作以及交流问答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疑问和困惑,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对问题有更深的或新的认识,这样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课堂交流问答的过程中,我特别关注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是否清晰,回答是否有依据,语言是否规范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dfbdc5d8d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