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网络课程的社会学解析》,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网络课程的社会学解析
作者:骆梅柳 朱 帅
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第20期
网络课程的概念和内涵
网络课程,顾名思义是网络教育的课程。美国新教育百科辞典“课程”条目说:“所谓课程是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其中包含了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乃至评价方法在内的广泛的概念。”[1]因此网络课程具有课程的一般特性,又要考虑到网络教学的特性,考虑到教育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还要考虑到教育方法与模式等方面的改变。 关于网络课程的定义,何克抗教授从网络学习特征方面定义网络课程,认为“网络课程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武法提教授认为:“网络课程是在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论指导下,通过网络实施的课程,是为实现某学科领域的课程目标而设计的网络学习环境中教学内容、学习资源、教与学活动的总和。” 网络课程的社会学分析范式 (一)社会互动的分析范式
社会互动理论创立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美国。美国学者霍兰德认为,社会相互作用指的是存在于两个或多个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个体的行为是互相依赖的。[2]在传统的班级当中,存在两大类互动,即师生间的交往与互动和学生间的交往与互动。这种互动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老师讲,学生听,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但这种互动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不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而网络课程打破了这一互动方式,打破了传统课程教学的局限。在世界任何地方,只要有一台与因特网相联的计算机,学习者可随时进行在线学习网络课程。 (二)社会意识形态的分析范式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受到社会文化影响有关世界和社会的观念体系,是指导人们实践、行动的思想准绳或纲领。在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提出信息素养这个概念,他认为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情感意识、信息科学知识、信息处理能力及信息伦理道德等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也是一个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是未来信息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网络德育课程是实施品德教育的主要媒体,它概括和浓缩了特定社会所积累的道德规范、价值以及行为模式,这些信息在性质上和社会意识形态是一致的。 (三)社会控制的分析范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控制是指通过社会力量使人们遵从社会规范、维持社会秩序的过程。和军队、警察等国家机器在社会控制方面的作用不同,网络课程只是社会控制的软工具,它是观念性的社会控制的形式。尽管人类的教育理想是追求人的自身的全面发展,但是教育一直也没有脱离其为社会控制服务的根本特征。人类的教育活动也一直在控制与反控制,解放与奴役的两极中挣扎。[3] 网络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政府、商业机构、乃至学科、个人等权力与利益的分配。统治者对网络课程设置一些规范和标准,通过网络课程而产生的信息来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约束力,使人们接受并内化为一整套行为准则,并由它来指导人们的行为。这样进行网络学习者,就会按规范行事,整个社会关系就能表现出结构完整、有序的状态,整个社会机体就会运转灵活。
(四)社会文化的分析范式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大多单指社会精神产品,如社会思想道德、艺术、文学、教育、宗教、习俗等。[4]文化是人类社会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任何国家、种族、社群都有自己文化。数据通信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得以广泛开展推广,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改变知识学习,接受和创造的方式,在对知识进行传播和扩散时,网络课程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对文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社会分层的分析范式
社会分层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教育分层是教育领域内的社会分层,是将社会职业、财富、权力、文化和地位等按照社会成员具有的不同教育程度进行重新分配,使原来的阶级或阶层得到补充和延续,同时也形成新的阶级或阶层。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可以增加全社会学习机会,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普及程度,亦可在经济上降低教育成本。当计算机技术运用到教育中来时,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将得以实现。但是,网络课程在解决原来的一些不公平的同时,又促成了新的不公平产生。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起点不同,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以及人们对信息知识所掌握出现的不平等现象,有着“贫”“富”之分,这种不平等表现形成了越来越大的“数字鸿沟”。
参考文献:
[1]沈丽燕.关于国内外网络课程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考试周刊,2008(10) [2][3][4]纪河.学校教育社会学,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dd678aaef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