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沧浪诗话》-诗辨与“辨体”》,欢迎阅读!
《沧浪诗话》:“诗辨”与“辨体”
摘 要:严羽的《沧浪诗话》作为宋代诗学著作的代表,提出了诸如如“妙悟”、“熟参”“取法乎上”等理论术语,对古代诗话、词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严羽的《沧浪诗话》也萌发了分体、辨体的意识,尊体、破体、辨体是《沧浪诗话》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本色”及“以盛唐为范”等内容,本文试对其进行一番探析。
关键词:《沧浪诗话》;文体;辨体;诗辨 作者简介:孟开元(1991.5-),男,汉族,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人,四川大学文艺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化与文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02 宋人论辨文体,渊源已久,自梁任�P的《文章缘起》始,溯古诗之源流,辨别各类文体,并通过辨别诗体来推崇其诗学主张,这种做法,一直是诗坛上的常见现象。
宋人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辨别先秦以来各类诗体十二体。粗浅的概括了各类文体之别,严羽也不例外,在《沧浪诗话》中专列《诗体》一章分为以时而论、以人而论、以有韵无韵而论、以风尚而论的标准将文体分为,建安体 、正始体、太康体、谢体、徐庾体,王杨卢骆体少陵体, 有全篇双声叠韵者,有全篇字皆仄声者等各类文体。其后又说:“今人作诗;差人门户者,正以体制莫辨也。世之技艺,犹各有家数。市嫌帛者,必分道地,然后知优劣。(《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这里所说的“家数”正是各种文体,他认为“家数”之分而后才知知优劣之别。以上这些辨体的方式和做法体现了严羽清晰的辨体观念与辨体意识。 一、“辨体”的含义
在宋代一直就有“文章以体制为先”[1]的说法,至于何谓“辨体”,《文体明辨》徐师曾认为,“辨体”是随着文章学的发展,而发生的:“盖自秦汉而下,文愈盛;文愈,故类愈增。(《文体明辨自序》)”[2]明人徐师曾认为,辨体即“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经典作品的辨析,溯清各类文体、风格、体貌的分别。如果我们以此为切入点来观照《沧浪诗话》中《诗辨》、《诗体》两篇,我们会发现严羽的辨体观念如下:
(一)以诗为“本色”
《诗经》作为五经之冠,六艺之首,诗体是最经典的文体,论及“诗”体,严羽从最重要、经典的文体入手,他提到,“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须是本色,须是当行。”那如何才算是本色当行呢?在《诗辨》中,严羽写道:“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认为,诗是有“别材”、“别趣”,的,诗的功能是“吟咏性情”,所以诗歌要“不涉理路,不落言筌”,好的诗歌不留下人为雕琢的痕迹,这点是严羽对于“诗”体创作的特别要求。在“诗”与其他类文体的区别上,严羽认为中说:“又谓: 盛唐之诗,雄深雅健。仆谓此四字,但可评文,于诗则用健字不得。不若诗辨雄浑悲壮之语,为得诗之体也。毫厘之差,不可不辨。(《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古诗”风格是“雄浑悲壮”与“古文”风格是“雄深雅健”,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文体它们各有各的艺术风格,虽有一字之差,但却谬以千里。严羽从“古诗”体裁和“古
文”两个外部体裁的艺术风格辨析入手,精当的辨清了两种体裁的区别。 (二) 以盛唐为范
严羽还要辨出古诗与古文的优劣区别后,所谓“选文以定篇”,什么才是值得后人学习模仿的作品呢?严羽云“辨白是非,定其宗旨《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3]那么,何为“宗旨”?那就是“当以盛唐为法。”原因在于:“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在盛唐,诗体不仅寓于政教,利于抒情,而且还被纳入科举取仕的考试内容之中,诗体格式完备,有经典的样诗可以参照。这说明,无论从历史、地位、程式、内容、风格各方面都应当以盛唐诗歌作为学诗之人最高的标准。严羽《诗体》一篇中,说: “盛唐人有似粗而非粗处,有似拙而非拙处。”(《沧浪诗话校释》)。例如:“论五言绝句,众唐人,少陵、韩退之、王荆公、本朝诸公都是一样。”以体裁而论,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盛唐最为光彩,论诗人、论气象,盛唐独执牛耳,论法度,盛唐最为完备,论模仿晚唐人也法盛唐,只不过学了些皮毛成为孤魂野鬼而已。严羽看来,盛唐为诗坛巨擘,后学理应树立典范――学古诗、法盛唐。 (三)诗体界限的辨析
除了辨清诗、文的界限外,对应徐师曾对“辨体”的定义,在诗体内部,严羽还想要辨清如古诗和四言、五言、律诗和乐府之间的界限[4],但是并没有展开论述。严羽在字数长短上作了分类:“有古诗,有近体( 即律诗也) ,有绝句,有杂言,有三五七言,有半五六言。” (《沧浪诗话校释》),之后,严羽列举了古诗、乐府、楚辞、古谣、吟、曲等等,可见,严羽已经有了在文体内部对相似文体进行辨体的意识但是出于某种原因,当然,严羽没有从体裁、概念、定义出发,对诗体内诸体的进行辨析,明确诸体裁内部的差异。 二、“正体”与“破体”
宋代,各种文体竞相并立,诗体本身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外,还借鉴吸收其它文体的优点为我所用,所以“破体”现象十分普遍,随之而来的就是“正体”与“破体”之争。“厥后钟(繇)善真书,张(旭)称草圣,右军(王羲之)行法,小令(王献之)破体,皆一时之妙。”[5] “破体”现象最早用于书法领域,小王指的是王献之,所谓王献之的行书:“小纵绳墨,破右军之体也。”与之相对的“正体”就是遵循法度的“尊体”。而后唐李商隐《韩碑》:“文成破体书在纸”,书法上的破体被诗文破体借用。在宋代,文坛出现正体、破体两种倾向,二者互不相让,而又在相互借鉴中斗争,产生了尊体与破体,两者的从对方的文体观念中吸收优点使宋人逐渐产生了辨体意识,这点也可以一窥严羽《沧浪诗话》《诗辨》篇辨体意识产生的原因。
宋自江西诗派以来,宋诗崇坚瘦硬涩,以学识为诗,至南宋宋诗发展已逐渐显露出弊端,追求艰涩怪僻的文风,讲求炼字,瘦硬的风格,与汉魏、盛唐诗节节不入。严羽欲通辨清诗之高下优劣,补救时弊,规范宋诗的发展方向。正如陈师道《后山诗话》中说:“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严羽认为的“本色”即指“正体”,“非本色”即指“破体”。这里也体现出严羽匡正时弊,辨分正体的态度。诗是最早出现的传统文体,要想“诗”在文体方面破体在文化层面难度相当之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严羽所提倡的“以盛唐为范”来指导宋诗的创作,对于矫正其时江西诗派之弊;纠正不良文风、文病,有很好的引领、启发作用;另一方面,《沧浪诗话》中对于诗体的研究丰富了宋代诗学观念,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除了“正体”外,破体也是文学发展的必然现象,它会突破原有文体的束缚,另辟蹊径重新树立一种新的文体样式,使得原有的文体更加富有生机,《诗辨》中严羽只进行“辨体”而未从“破体”上入手,仅指摘前代之弊,未创立新的文体程式规范,为宋诗后来的发展指明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严羽的“辨体”意识尚有一定的保守特色。 注释:
[1]王应麟.《玉海》卷二O二引倪正父语.
[2]徐师曾.文体明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p77.
[3](宋)严羽.沧浪诗话校笺.张健,校笺.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P251,p27,p146.
[4]任竞泽.论严羽《沧浪诗话》之辨体批评.北方论丛,2007: 8-9. [5](唐)张彦远辑.《法书要录》范祥雍点校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0月p365. 参考文献:
[1]严 羽.沧浪诗话校笺.张健,校笺.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徐师曾.文体明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3]任竞泽.论严羽《沧浪诗话》之辨体批评.北方论丛,2007(4):8-9. [4]陈应鸾.岁寒堂诗话校笺. 成都: 巴蜀书社,2000:36. [5]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98:545.
[6]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论纲.文学遗产,2005(1):23. [7]吴承学.辨体与破体.文学评论,1991(4):58.
[8]陈师道.后山诗话何文焕.历代诗话.北京: 中华书局,198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d7e496686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