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乐趣》,欢迎阅读!
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乐趣
【背景与导读】
《数学乐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实践活动,它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一种数学实践活动情境,其内容都是一些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材料,如“数学迷宫”、“送信游戏”、“投掷游戏”等。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引入】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学又是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的。用数学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不能脱离现实逻辑,否则必将贻笑大方。
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但是在我所教授数学的过程中,不时的会发现学生们在处理数学与实际生活问题方面往往缺乏现实逻辑观念,经常出现贻笑大方的事情!对此我深感忧虑,并临时决定举行一次有关于数学与生活的教育活动。
片断与反思
片断一
数学迷宫
故事引入:一天,小白兔出去玩,走着走着,忽然迷路了。这怎么办呢?同学们能帮它想想办法吗?同学们各抒己见:问问过路人,打电话给熟悉的大人,打“110”找警察帮忙.......。老师首先肯定了同学们的机智、聪明,然后出示画有小白兔的迷宫图,接着讲述:他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我迷路了,怎么办呀?”妈妈听了说:孩子,你长大了,碰到问题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你只要按1、2、3、4......的顺序走到9就一定能回到家的。“于是,聪明的小白兔按妈妈的话去做,终于回到家。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白兔可能是怎样回到家的吗?
片断二
送信游戏
全班同学分成5个小组,每人发一张纸条,同学们自己在纸条上任意写上一个10以内的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老师出示一个大信箱,里面分成5格,每格都标上一个得数。老师说:“我们来做一个送信游戏,好吗?有这么多封信,我们怎么送呢?”这时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纸条上的得数与哪个信箱上的得数相同,就把纸条投到哪个信箱里面去。老师接着说:“小组里商量一下,你们小组的信应该送到哪几个信箱里呢?商量好,就开始送信。”同学们的讨论非常热烈,投信非常积极,在交流过程中,有同学举起小手:“老师,我的信没地方投。”老师说:“请你找找看,还有哪些同学和你一样信没地方投?”投信结束后,老师指着这些同学问全班,为什么他们的信没地方投呢?“因为他们写的算式的得数,这5个信箱上都没有。”
片断三
课后延伸
“数学乐园”活动完毕,同学们兴致未尽,下课后围着我七嘴八舌地说:“老师,数学乐园真有趣,下节课我们再游数学乐园好吗?”我积极响应,同时还布置了相应的任务:每个小组设计1~2个数学游戏。同学们领到任务后,在组长的带领下立即投入设计工作,兴奋不已。
【反思】:
1、通过贴近儿童生活的故事引入,是学生产生了高昂的学习欲望,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数学迷宫有一个进口,两个出口,要求按规定的顺序走。由于有多种走法,这就为学生自由选择提供了多种途径和方法。通过“给小白兔找回家的路”,不仅可以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更重要的是它为学生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多途径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学生亲身经历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2、“送信”游戏让学生经历了根据算式选择答案、根据答案选择算式的活动过程。活动中学生个个参与,人人动手,培养了合作意识,使学生体验到与人合作,共同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愉快。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送信”这一有趣的游戏,既巩固了10以内加、减法这一知识,又把学生都调动了起来,学生比平时做单调、枯燥的口算练习时的热情高涨得多,尤其是几个学生为一封“信”发生争执时,个个都像小老师一样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服对方,整个课堂顿时“热”了起来,真正达到了人人参与、乐于参与、主动交流的目的。由于学生能够自主、积极的参与活动,活动中又为学生留出了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这就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教师努力挖掘活动内容中的开放性因素,给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和创造的机会,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发现、分析、整理出更多的数学知识,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创造思维能力的锻炼。
3、课堂教学时间是短暂而有限的,而学生的兴趣和意愿则可以把有限的时间延伸到课后,可以发挥群体智慧,丰富和拓展活动内容,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的
主动性、全员性和持久性。
【结束语】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们一生中学习数学的开始。如何在孩子们面前展示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爱数学,主动地用数学。我认为关键是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抽象陌生的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让数学知识生活化。 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学习数学时,他们的心智活动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而且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景,感到亲切,有兴趣。只有当数学不再板起面孔,而是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进入学习的角色,才会真正感受和体验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进理解和应用的信心。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原型入手,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使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让数学真正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并用于生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d1410ffa4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