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第七章群体与组织

2022-12-06 22:29: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学概论第七章群体与组织》,欢迎阅读!
第七章,社会学,概论,群体,组织
七章、组织与群体 1、群体的类型:

1)以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为标准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提出者:美国社会学家库利; 2)以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为标准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3)以成员对群体的心里归属为标准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提出者:萨姆纳《民俗论》 4以群体成员的归属为标准分为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参照群体的提出者:美国社会学家海曼;

5)以群体的规模为标准分为大群体和小群体。

2、科层制,又称官僚制;提出者:马克思.韦伯;韦伯把历史上出现过的合法统治归纳为超凡魅力型(也称克里斯玛型)、传统型(最典型的形式是家长制、世袭制和封建制)和法理型(典型形式就是科层制)三种纯粹类型。 3、组织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代表:美国泰罗和法国法约尔。

2)人际关系理论:代表:梅约、罗伊斯里斯伯格(霍桑实验);基本观点:①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因素,人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而具有复杂的个性和多方面的需求;②在生产组织中,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原因并不主要是物理因素和生理因素,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以及在工作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理论反对泰罗等科学理论家把人看作为“会说话的机器”,或人的活动仅仅受金钱的驱使,而认为人是“社会人”

3)组织行为理论:代表:巴纳德和麦克雷戈(巴纳德提出“组织平衡论”;麦克雷戈提出X理论和“Y理论

4)权变理论:代表:约翰.摩尔斯和杰伊.洛斯奇(超“Y理论;基本观点:组织管理只是和组织本身有关,而且设计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组织的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具体情况,灵活地决定组织的决策形式、领导方式和行动方式。


4、集体行为的传统解释:

1)勒庞的乌合之众理论《乌合之众》从心理学角度解释集体行为。

2)斯梅尔瑟的价值累加理论:斯梅尔瑟提出,只有当六个因素不断累加影响下,才会导致集体行为的发生:①结构性助因②结构性紧张③一般化信念④促发性因素⑤行动动员⑥社会控制

5、集体行动的理性选择理论1)奥尔森的搭便车理论《集体行为的逻辑》2社会动的资源动员理论:代表:麦卡锡和扎尔德。

6、群体:是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情感交流的集体

7、初级群体:由面对面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8、非正式群体: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无正式组织结构、无正式章程的群体,:朋友圈、游伴群

9、大群体:一般指规模较大、人数较多、人员之间较少直接互动的群体 10、小群体:是指那些规模较小、成员之间能够直接互动的群体

11、群体的特征:(1)有一定的社会成员(2)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3)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4)有一定的行为准则(5)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12、简述小群体的特征:(1)成员间有面对面的联系,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2)成员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保持着直接的思想沟通(3)具有共同认可的群体规范

13、初级群体的特征:(1)规模小(2)有长期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3)成员的人格特征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表现(4)成员之间的角色位置难以替代(5)习惯、伦理道德和情感在维系群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4、组织:即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结构的制度化的群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cea37c786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