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长大后我想成为你徐玲》读后感800》,欢迎阅读!
《长大后我想成为你徐玲》读后感800
徐玲的作品极具时代感,近期的新作《长大后我想成为你》讲述了一个父亲以实际行动向儿子展示如何“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正如徐玲在题记中所写:“父母的担当与奉献,是最好的教育,是最可贵的精神传承,正是有了这样的教育和传承,才有了无数小家的积极向上,才有了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
小说落笔在一个普通但不平凡的小学生家庭。父亲李抒恒曾在机关工作,小说的开篇他刚刚调到滨江社区任社区书记;妈妈郑熙娟是一名从事基础教育的老师,故事的开始她要远赴边疆进行支教;儿子李牧远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一边为母亲的离开感到些许的悲伤,另一边为父亲要到社区工作而感到不解。小说没有设置惊心动魄的情节,却用丰富充裕的细节构建了社区与边疆两个相互交错的时空,并以儿子李牧远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辨父辈们的人生选择。
透过李牧远的眼睛,我们看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细如牛毛的日常生活:家长里短、邻里矛盾、垃圾分类、疫情防控,这桩桩件件的小事深深地牵动着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神经;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少年宫和老年大学升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筹建,这些利民项目的落地切实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我们和小主人公一起见证了滨江社区的旧貌换新颜,也更加理解和认同了父亲李抒恒的事业选择。小说以“桥”作为核心意象,父亲宽厚的脊背不仅给予了儿子强烈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化身为儿子李牧远成长道路上的一座桥;更连通了社区一万五千多人,他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诠释了共产党人服务群众的初心和使命,“以匍匐的姿态连接希望,承受重力,托举起最寻常的幸福”。
如果说徐玲有意将父亲李抒恒的形象理想化,将其塑造成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征程道路上的基层标兵,那么对母亲郑熙娟的刻画则更贴合现实,
她像所有妻子一样关心丈夫的身体、担心儿子的学习、挂念老人的辛劳,临行前的泪水和充满忧虑的叮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事业和家庭中艰难平衡的女性,那封真情流露的家书更诠释了夫妻间并肩奋斗的深情厚谊。远赴边疆支教不仅是她的一次职业选择,更深化了她对教育的理解。尽管小说对母亲的刻画并不多,但透过李牧远的耳朵,我们得知在边疆有很多像铁木尔一样的少年儿童因为贫穷无法得到完善的基础教育,他们不仅需要认真学习,还需要随时担起家庭的经济重任。小说通过母亲的支教行为建立了第二重叙事空间,边疆的落后、贫穷与城市社区的先进、丰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还存在着贫富差异的现实,但小说用李牧远父母的事业选择清晰地呈现了两者的前进方向和奋进动力是高度一致的。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父亲”和“母亲”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敬业工作,才使得整个社会形成了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的良性循环,也更让儿童明确了未来的成长方向。
整部小说最大的亮点是李牧远的精神成长。小说的标题是“长大后我想成为你”,一个“想”字充分表达了言说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徐玲非常擅长在关系中解剖人物的细腻心理,将儿童放在成长的语境中,在与同学的交往学会沟通和包容,在与老师的交往中学会诚信和公正,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学会敬业和奉献,在与社会的交往中学会文明和友善……引领儿童树立远大志向,做一个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的人。儿童文学一直以来都强调以“儿童”为本位。所谓儿童本位,应该包涵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将儿童视为“人”,保证儿童享有基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如食物、睡眠、安全感等;第二个层次是将儿童视为“儿童”,保证儿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被爱的权利;第三个层次是促进儿童的自醒,引导儿童成为有“主体”意识的人,思考人生的价值,确认成长的方向。儿童文学评
论家朱自强教授曾言:“关怀今日之儿童,即关怀明日之中国。帮助儿童实现心智成长的儿童文学在中国社会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中,始终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徐玲的《长大后我想成为你》显然发挥了儿童文学的启蒙功用和教育功能,它以丰富立体的人物形象引导儿童思考未来的人生选择。父母的榜样力量不仅是李牧远人生路上的灯塔,也是千千万万个小读者成长路上的明灯。
“做一个有担当的人”,这掷地有声地的话语,将成为小读者们呼之欲出的心声和未来践行的人生信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c759c75a7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