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做课改?

2024-01-26 12:14:2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们为什么要做课改?》,欢迎阅读!
课改,为什么,我们
我们为什么要做课改:

每一个生命都有价值,每一个人,都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存在。教育本来应该是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让孩子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你看到这一张张笑脸了么?这才应该是课堂原本的样子。让孩子快乐的学习茁壮的成长是每个家长的愿望。然而,如今的教育,却渐渐与这个愿望相背离。

教育的本质意义是什么?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育就是帮助人培养良好的习惯。而于漪老师也说: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珍惜每个生命的价值,不要让孩子提前支付。”而我们现今的教育,正是让孩子提前支付。中高考的压力让孩子十几年来一直处于“苦学”的状态,学习是一种负担,是为了中高考成绩而学。所以一旦不用考试的时候,孩子是不会主动去学习的。这就是提前支付——让孩子丧失学习的热情,终丧失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应该关注的,每个孩子的成长,应该注重的是“人”的培养,而不是分数的培养。

我们今天的教育已经跟教育原本的目标相背离。课堂上的主角完全颠倒,学生的主体地位被颠覆替换为教师。这样的课堂,学生学得痛苦,老师教的也很痛苦。最后导致的是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学到知识。另一方面,对于分数过分的重视,以及国家现行的中高考模式,教育变成了分数的傀儡。教育失去了原本应该保留的本真,变得十分功利。

首先让我们通过传统课堂的各种表现来反思传统教育

1 课上老师在讲台唾沫横飞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

2 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也没有交流,学生有没有在学,学

会了多少老师都了解不到。

3 答案标准化。包括语文历史等主观性很强的课都存在标准答案。学生习惯于

挺老实告诉自己答案,而不再发散思维去思考答案。

4 成绩是衡量一个人唯一的标准,很多老师只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对成绩差的学

生怒目相视恶言相对好像看到阶级敌人,而成绩中等的学生在任何时候都是浮云一般的存在,永远被老师忽略。老师眼中没有“人”的存在,完全把学生当成没有血肉的机器去教,唯一看重的就是分数。

而在这样一种教育模式下,会引发如下一些后果:

1 高分低能。这应该是接受传统教育的很多孩子最普遍的现象。现在很多孩子在

独自踏入社会之后甚至连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更别说人际交往、处事等能力。可以这样说,除了学习,他们一无是处。

2 丧失创造力。学生一味的听从老师去讲,久而久之独自思考创新的能力就会减

弱。这也是现在中国缺乏创新性人才的主要原因。

3 自私自利。传统课堂习下几乎可以说是完全的竞争,老师偏爱成绩好的学生,

用排名来刺激学生,中高考是“你争我夺”的战场。这就导致学生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学到的只是总是藏着掖着。深层的来说,这样的教学模式造成了人性的扭曲。这样的人眼中只有自己,是不可能服务社会的。

4 很多孩子没能养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因为上学时唯一的目标就是分数,所有

的行为围绕提高分数展开,所以踏上社会以后这部分人根本没有一个行为标准,会做出一些完全没有良知的事情。

5 严重的打击了成绩中差学生的信心,会让他们很没有存在感,对自己的价值没

办法肯定,这种自卑心可能会跟随他们一辈子。

6 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变成了一种负担,传统的教育剥夺了孩子快乐去学的权利,

让孩子的学习负担加重,让孩子仇恨学习。越来越多的孩子为了摆脱学习负担选择自杀,毕业的狂欢,撕碎的书本赤裸裸的表现着他们对于学习的厌恶。这


就是于漪老师所说的提前支付。孩子们过早透支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如今学习只是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当有一天不再有人约束他们的时候,他们将停止学习这其实是非常可怕的,一个人停止了学习,知识便会枯竭,最后于这个世界脱轨。

所以在这种教育之下,从大局来讲,培养出来的学生根本不会想到去服务社会。就个人而言,大多数学生把学习当做一种巨大的负担,一旦有一天能够不再学习便是莫大的解脱。这和教育的本意相背离。学生无法快乐的学,而被动学习带来的无疑是低效率,学生无法在学习中找到幸福感。

在这样的教育形势下,任何有远见、有良知的人都应该意识到,改革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传统教育引发的种种痛彻人心的事情便踏着我们,必须去做一个改变。现行的教育模式已经阻碍了教育的发展,所以要求我们进行改革。这是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凭借“良知”做下的决定。改革是为了跳出现在这个教育怪圈,注重的是“人”的发展而不是分数。真正的去培养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有内涵、有能力的人。

课堂教学改革正是一学生发展为本进行改革,确立学生的主导地位。正如于漪老师所说,办学要定位到教育的本质——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离开“做人”,便是没有灵魂的教育。知识的不全可以用道德来弥补,道德的不全却无法用知识来弥补。这也是课改的初衷。概括起来也就简单的四个字——以人为本。

从学校的角度考虑,改革也变成了一个必然的趋势。首先课改注重“人”的培养,所以本着为自己的学生负责的态度进行课改,是一种有良知、有觉悟的做法。就算不从这么高的境界出发,联系到学校自身的利益,推行课改也能带来若干好处。

对于本身基础就比较薄弱的学校来说,课改就相当无路可走之后放手一搏拼出来的一条血路。这类学校一般从老师到学生基础都比较差,传统教学已经无法扭转学校的情况,进行课改正好相当于把学校从头到脚进行“换血”。对于这类学校来说,课改所推崇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让这些原本不被重视、不被人看好的孩子们有了归属感,而小组合作模式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的职责。所以课改让这类学校的孩子开始“愿意学习让原本不愿意学习的孩子愿意去学,自然就提高了成绩。对于这类学校,主要着重于低段学生的拔高,让学校不再有地段的学生,提高学校的平均综合水平。

对于层次中等的学校来说,中段学生比较多,所以课改最大的作用是培养更多的优等生,通过小组合作模式让中段的学生向学优生靠拢。

对于层次本身就比较高的学校来说,进行课改仍然是十分必要的。这个如我之前所说,传统教育的弊端层次高的学校体现的是最淋漓尽致的。我认为这类学校做课改主要就是为了培养优等生的综合能力,从根本上改变“高分低能”的现象。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真正能够为社会服务的人。另一方面,因为课改是遵循了教育规律的,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所以当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这点并且开始改变的时候,现在暂时属于“好学校”的学校就不一定能再称为好学校。有一句话说得好,别人都在进步,只有你原地不动,那就是退步。

接下来再从传统课堂与小组合租模式课堂的比较来说明为什么要做课改。

首先明确了学生的内在动机,就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课改。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有以下几点:寻找和战胜挑战的欲望、自主、胜任(成就感)。归属感和联系感、自尊、参与和刺激。

先说寻找和战胜挑战的欲望。在传统课堂,老师讲、学生学的模式缺乏让学生自主寻找答案的过程和战胜挑战的欲望,学生习惯于听老师宣布答案,而不会自己去思考问题。久而久之,创造性思维会被抹杀殆尽。而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课前学生自主预习,思考并且发现问题,上课时带着问题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最后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寻找和战胜挑战的欲望大大提高。

从自主方面说,传统课堂中学生一味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上课一切以老师为主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c27d44159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