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对奥林匹克的影响

2022-12-09 10:22:2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商业化对奥林匹克的影响 》,欢迎阅读!
奥林匹克,商业化,影响
商业化对奥林匹克的影响

作者:朱子贞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7



朱子贞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100084)

:自奥运会产生开始,市场开发就以各种形式对奥运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经济支持作用,时至今日国际奥委会的商业伙伴已经从各方面帮助奥运会发展成为当今举世瞩目的盛事。本文主要分析商业化给奥林匹克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奥林匹克 商业

中图分类号:G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a)-0236-01

何振梁先生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度商业开发可能使奥林匹克运动背离崇高的理想。商业集团的利益,特别是电视广播的利益有可能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形成新的干扰。”但是,们不能因噎废食,要通过分析商业化给奥林匹克带来的影响正确处理奥林匹克与商业的关系,而实现奥林匹克运动健康、持续发展。

1 商业化对奥林匹克发展的积极作用

自顾拜旦1896年创建第一届奥运会,为了维护奥运会的纯洁性和参赛运动员的业余性,严格规定禁止商业行为。然而现实告诉我们,金钱从奥运会创始之日起就成为困扰奥运会举办城市的一大难题:1896年第一届雅典奥运会为集资问题搞得焦头烂额,当时的希腊首相被迫辞职;4届奥运会离开幕还有两年的时候,罗马因囊中羞涩而临阵脱逃;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因将近10亿的巨额债务被称为“纳税人的噩梦”。直至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萨马兰奇的务实与尤伯罗斯的精明才创造了奥运史上第一次盈利——2.15亿美元。自那之后奥运会成为抢手的“香饽饽”,世界各国争相举办,奥运精神得以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开来。

总的来说,商业上的成功激发了各国参与申办奥运会的热情,极大地推动了奥林匹克运动全球的开展;帮助解决了奥运会举办的经费问题,巩固了奥运会的生存根本;帮助奥林匹克与社会更好地结合,如一些赞助、广告等在给赞助商带来利益的同时,也有利于奥林匹克文化的推广;奥林匹克与时代更好地结合,如与时下的传媒、通讯等科技因素结合并相互促进发展,赋予奥林匹克时代精神;帮助发展和完善奥林匹克,使奥林匹克适应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将理想主义精神同现实结合起来。

2 商业化对奥林匹克发展的消极作用

2.1 商业利益的过度追求有损奥林匹克精神的发展

商业化以追求最大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导致了奥运会金牌的“增值”。利益诱惑在一定程度上驱使一些运动员的参赛动机和教练员执教动机的变化,为了获得金牌有人甚至不择手段,用兴奋剂、人身伤害、“假球”、“黑哨”等问题今天已屡见不鲜,公众也开始怀疑质疑奥林匹克精神,这对奥林匹克运动精神是极大的冲击和挑战。

2.2 诱发了奥林匹克运动组织内部组织的腐败




23届奥运会后,出于对丰厚的经济政治等回报的追求,奥运会的主办权重新成为各个国家争夺的焦点,拥有决定权的国际奥委会的委员自然变成了各个国家“公关”的重点。1998年爆发的“盐湖城贿选丑闻”更是震惊了国际体坛,使国际奥委会形象大大受损。仔细推敲,这与奥林匹克商业化有很大关系。奥运会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越来越大,举办城市之间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国际奥委会委员们所面临的诱惑也就越大。这种腐败问题与商业利益相伴而生,可以说,商业化存在一天腐败问题就难以根除。

2.3 商业化引发商家对奥运会的操控,影响了公平性和运动员利益

在奥运会举办过程中,当奥运会的比赛和商家们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商家们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在奥运会举办历史,为了电视转播的需要更改变比赛时间或比赛路线,为了收视率删减所谓观赏性不强的运动项目的转播,出售火炬手资格等等利益优先的例子不胜枚举。

2.4 世界各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体育发展差距加大

由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奥运会不仅对组织者来说难度要大得多,对国商业集团来说所冒的风险也比较大。因此奥运会往往推崇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国家举行。同,奥委会在拨款给各个国家时也有“看人下菜”的嫌疑,往往更偏向如美国等经济实力和竞技实力已经很强的国家,美国解释说那是因为“美国公司为国际奥委会的金库贡献最大”的缘故。这样的行为势必加大地区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体育水平的差异。

2.5 过度的商业化增加了承办奥运会的风险

这也是罗格主席提出奥运瘦身计划的原因。由于商业化不断加注到奥运会中,奥运会的规模不断扩大,成本不断提高,各方投入不断增多,假设奥运会主办国突然发生了重大的经济或者社会动荡,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奥运会延期或者无法举办,将会给商家和奥林匹克运动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2.6 资源的大量闲置与浪费

为了在奥运会中获得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赞助商会在筹备期间针对奥运会的场馆、交通、通讯等方面大量投入,但由于维护资金等经费问题,许多为奥运会专门修建的比赛设施在奥运会后会被拆除或者闲置,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成为东道主巨大的经济负担。

3 结论

商业化是奥林匹克发展的无奈选择,但也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奥林匹克来说就如一把“双刃剑”。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正是因为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才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如果因为它的一些消极影响而放弃商业化的道路,历史的倒退,不利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商业化之所以对奥林匹克产生消极作用,是因为控制不够,使得商业为在奥运精神上横行。我们必须对商业化进行适度的控制,使其在一定范围内为奥林匹克运动,找好奥林匹克运动商业化双赢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1] 何振梁.世纪之交的奥林匹克运动[J].体育科学,1997,17(1):910.

[2]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 龙春晓.奥林匹克运动政治化与商业[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2):33.

[4] 陈文菁,汪剑.论萨马兰奇与奥林匹克商业化成功之路[J].商场现代,2006(10):19119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bbb90e3c7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ba.html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